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要聞 > 如果這是宋史
投稿

如果這是宋史

2025-08-16 07:37:07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祿茹茹,展梓美,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月明攬星》
在北宋宣和年間,江南水鄉的一個小鎮上,飄蕩著淡淡的荷花香。這是一個寧靜的夜晚,月光灑在潤澤的河面上,猶如輕紗般的銀幕,鎮上的人們皆沉浸在這一片安寧之中。
小鎮的盡頭,有一家古色古香的書院,書院的主講人是一個才子,名叫曹彥書。他身材修長,眉目如畫,雖年輕,卻已有些名聲。在這小鎮上,他不僅教授詩詞、書畫,還常常為人解憂。鎮上的人們都很尊敬他,認為他是一位志行兼備的君子。
這天夜里,書院的燈火通明,曹彥書正在教一群求學的孩子們寫字。孩子們的稚嫩聲音回蕩在書院里,洋溢著對知識的渴求。忽然,一陣清脆的鈴聲打破了夜的寧靜。曹彥書抬頭,只見書院門口站著一位如荷花般清麗的女子,正是鎮上新來的藥師柳曉晨。
柳曉晨的醫術高明,常常救人于危難之間,在鎮上也頗受好評。她那雙明亮的眼睛透著靈動,嬌俏的面容在月光下更顯得素雅。她向曹彥書微微一笑,帶著一絲羞澀道:“曹先生,今晚的月色真美,我想請你陪我一起欣賞。”
曹彥書愣了一下,心中暗自一喜,連忙應道:“何敢勞煩柳姑娘,我這就整理課事,陪你一起去欣賞這美麗的月夜。”
兩人走到河邊,月光灑在他們身上,仿佛為他們披上了一層光輝的外衣。柳曉晨羞澀地開口:“曹先生,你教的詩詞我都很喜歡,特別是那首《月夜憶君》。我常常在夜深人靜時讀,覺得月亮似乎能寄托我的思念。”
曹彥書微微一笑:“姑娘喜歡便好。其實,這首詩中的情感是相通的,月亮下的孤獨感,往往能引發人們的思考與寄情。”
兩人聊得投機,時間悄然流逝。直到夜深,月光逐漸變得清冷,柳曉晨才意識到時間已晚。她微微一嘆:“我該回去了,明日還有藥鋪的生意需要打理。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你切磋詩文。”
曹彥書點頭,心中對柳曉晨的好感愈發濃厚。自那天起,柳曉晨時常來書院,尋找機會與曹彥書交流。在兩人清談之中,默默的情愫在心中滋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難以抑制。
然而,世事難料。正當二人情意漸深時,小鎮上卻來了一個高大的陌生人,他自稱名叫沈楓,是個商人。沈楓身為南方大商會的成員,財力雄厚,手中更有眾多消息。他對柳曉晨一見傾心,頻頻派人送禮,向她求親。
柳曉晨雖不以為意,但也隱隱覺到沈楓之勢,如山般壓迫而來。曹彥書羞于表露心跡,心中暗自焦急。眼看柳曉晨被迫卷入這一場無情的商戰中,曹彥書終于鼓起勇氣,決定向柳曉晨傾訴自己的愛慕之情。
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曹彥書手握一封書信,心中忐忑不安。他在月光下輕輕走向柳曉晨的藥鋪,卻發現藥鋪門口正好停著沈楓的馬車。曹彥書心中一緊,只聽到沈楓在里頭與柳曉晨談笑風生,分外親昵。
他一時失了勇氣,半途而返,回到了書院。手中握著的信紙,被他捏得皺巴巴的,猶如自己此刻的心情。窗外的月光徘徊不定,映照著他滿心的糾結。
幾日后,沈楓在鎮上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酒宴,邀請了鎮中所有的名流,柳曉晨自然在列。酒宴上,沈楓以豪飲闊擺打動眾人,不乏對柳曉晨的贊美與追求,夜色愈濃,酒氣愈烈。
曹彥書在書院中輾轉反側,不忍心再如此沉默。他提筆寫下了一首《水調歌頭》,表達自己對柳曉晨的心意,不料卻因情緒激動,字里行間透著無盡的哀傷。不知不覺中,已經是深夜。
月明如鏡,曹彥書收拾心情,帶著書信前往藥鋪,也想借此讓柳曉晨知曉自己的真心。然而,他再次遇到了沈楓。沈楓趁機向柳曉晨求婚,立即引起一陣驚嘆。柳曉晨一時語塞,眼中露出不安之色。
曹彥書看在眼里,心中猶如刀割般疼痛,最終鼓起勇氣走上前來,沖沈楓說道:“沈公子,柳姑娘若是心屬相投,何需我出言?若她心無他意,何必我來打擾?”
沈楓冷冷一笑:“不過是個書生,何足掛齒。”曹彥書雖怒火中燒,但心中仍不愿意造成柳曉晨的為難。
最終,在眾人的見證下,柳曉晨卻平靜地道:“沈公子,我感激你的心意,但我心有所屬。”她的聲音柔和,卻堅決無比。
這話如同驚雷般響起,沈楓面露不悅,憤憤離去。而柳曉晨則找到了曹彥書,在月光下,兩人終于坦誠相見,清泉般的心聲匯聚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此刻,所有的苦澀匯成了甜蜜,所有的孤獨帶來了彼此的溫暖。
從此,曹彥書與柳曉晨在這明月之下,攜手共譜人生的篇章。小鎮依舊寧靜,但書院中卻時常傳出詩詞的雅韻與歡笑的聲響。他們的故事如月光般,在水面上蕩漾,成為這個江南小鎮上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符天澤,

相關新聞

首頁 首頁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騰訊微博 微信微信 福鼎論壇 福鼎論壇 問政福鼎 問政福鼎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