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
趙麗穎
李易峰
陳偉霆
張藝興
井柏然
大洋網-廣州日報8月11日報道不論是大銀幕,還是小熒屏,在暑假這個檔期,都有多部由至少兩位偶像主演的作品與觀眾見面,但是,隨著各家粉絲之間的爭吵,在為戲帶來關注度的同時,對于最終的市場效益,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有的火爆,更多的是反響黯淡。制作行業都在懷疑,當粉絲開始真正影響創作本體時,他們的力量還靠得住嗎?
策劃:蘇蕾
撰文:廣州日報記者 曾俊
互撕常見:
關注點從番位先后,到戲份多少,再到演技高低
不只是銀幕,還有在熒屏中的暑期檔,大部分的大戲都是由至少兩位當紅偶像擔綱主演,在帶來關注度的同時,卻和大電影一樣,粉絲之間就常常出現互撕的現象,演員之間的不和傳言甚囂塵上。
《老九門》首先傳出陳偉霆和張藝興的番位矛盾,最初在原著中,陳偉霆飾演的張大佛爺是確定的男一號,而“小綿羊”張藝興的粉絲自然不服氣。剛播出時,衛視的版本在主演排名上有先后惹來一時風波,后來片方立即改正。
劇集播到了中段,張藝興飾演的二月紅為了給病入膏肓的妻子求藥,跪在張大佛爺門外的一場哭戲引來熱議,獲贊演技爆發,卻被陳偉霆的粉絲狂批:“現場拍攝NG了好幾次,害得我家偶像在雨中淋了好久,還好意思說演得好。”
《青云志》一開始則確定趙麗穎飾演的碧瑤為女一號,后來在物料的公布時則有意淡化趙麗穎,反而突出楊紫扮演的陸雪琪,引起趙麗穎粉絲的不滿。從戲本身來說,碧瑤較早出現在男主角張小凡的生命中,卻走得比較快,而陸雪琪自始至終都在陪伴張小凡,于是乎,關于誰是女一號絲毫沒有定論。該劇熱播時,雙方粉絲都會為了自家偶像的存在感隨時打口水仗。
此前網劇《盜墓筆記》都遭遇到一樣的問題:楊洋和李易峰的比拼中落于下風,粉絲就認為他遭到片方打壓。就連剛公布主演番位的電影《長城》都“難以免俗”,許多粉絲質疑說,劉德華怎么可能會排在景甜的后面。
宣傳為難:
如何把控粉絲言論?
毫無疑問,強大的粉絲基礎對于一部戲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粉絲關注的上述焦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戲的熱度。但對于前期的宣傳造勢來說,如何把控粉絲的言論,最終導向有利于收視和票房的結果卻是一大難題。
一方面,當今的粉絲意見對偶像發展已經有了強勢干預,殺傷力很大。他們不但能夠直接要求撤換經紀人團隊、宣傳,甚至還能要求藝人不出席某個宣傳活動、互相聯合起來拒絕轉發宣傳物料。
另一方面,粉絲對排名權的爭奪會讓宣傳方措手不及。據知,主演排名本來應該在前期和演員簽合同時就應該予以明確,但現在片方為了盡可能爭取偶像演員,都對這一問題進行模糊化處理,最終在宣傳時就非常尷尬。戲有了熱度的同時,觀眾又會發現,它們的收視、票房和點擊量數據尚且不錯,但遠遠沒有達到“全民熱議”的程度,失去了成為爆款的可能性。
有人就此分析說,這些作品雖然源自大IP,不少編劇還是由原著作者親自擔綱,但無奈在影視資本的左右下,影視創作者已經頭腦發熱,沒有了審美標準,演員表演乏力、敘事混亂、制作不走心等問題得以逐一暴露,作品品質隨之成疑,這才是它們市場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另外,相比以前,偶像的粉絲之中也出現了分化,有的失去理智,認為偶像的一切都是好的,有的則比較客觀,對于偶像在作品中的表現同樣會有批評,不再盲目追捧,而更廣大的觀眾在被外在的噱頭吸引看戲之后,分辨作品優劣的能力在提高,這些評價都會反映在最終的票房和收視中。
業內反思:
“粉絲經濟”并不能代表觀眾
無論如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意識到,粉絲經濟在慢慢失靈了。對此,曾執導過《孝莊秘史》等經典作品的導演、制片人尤小剛直言:“這個粉絲經濟是不是就能夠代表觀眾?其實不是,是市場在推崇觀眾,市場在推小鮮肉,市場推出IP的觀點。因為資本進來以后,需要炒作、需要改變原先的規則,資本才能夠真正地提高產出利潤。粉絲經濟、明星經濟、IP內容,其實還要回到地上來。因為絕大部分觀眾其實已經很不滿意了,觀眾的非議之聲已經越來越多。”
《神犬小七》的制片人何靜對于粉絲經濟也開始產生警惕。從前,她還會拿著各種數據討論哪個明星更有市場號召力,現在就持保留態度:“粉絲之間一言不合就開撕,要么兩敗俱傷,要么死一個,最終犧牲的就是作品。”
何靜說,站在制片人的立場,要反思是否應該繼續迎合這種不好的現象:“我希望作品有爭議,但如果爭議不能對創作形成正向的影響,那是不是還要容忍這種不理性的環境?大家都關注明星了,卻很少關注導演和編劇以及創作,向明星、向市場妥協換不來作品的進步,又有什么意義?”
頭評
享受“看臉”的紅利,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文/曾俊
如今的粉絲已經不再只是簡單地到活動現場去為偶像應援,而是頻繁地對作品施加影響,對偶像的服裝、化妝和道具提出意見,甚至是角色設置和劇情走向,他們要求偶像是完美的。這些現狀,制片方無法視而不見,但對作品整體是否合適,是值得討論的。
重視粉絲經濟本身并沒錯,因為一部戲首先要讓粉絲買單,但不少片方把這個經念歪了,他們故意把粉絲之間的爭吵當成物料來營銷,博得一時關注,但最終要取得收視和票房的勝利,還是要把注意力放在作品品質上。
對偶像來說,依賴粉絲是一把雙刃劍。他們千萬不要以為有萬千粉絲支持就高枕無憂,既然享受著“看臉”的紅利,也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若不在表演上及時轉型,你的戲也就慢慢沒人看了,連粉絲都會用腳投票,比如粉絲電影《致青春2》,就落得個票房不佳。
新現象
都是偶像,為何境遇不同?
電影《盜墓筆記》口碑持續走低,但不礙票房火爆,上映5天已經突破6億元,這和兩位主演龐大的粉絲基礎有很大關系,除此之外,兩位主演也對番位問題“握手言和”,一同宣傳獲得粉絲的支持。實際上,最開始在該片的宣傳期中,雖然井柏然與鹿晗始終沒有同框,但在臨電影上映前雙方僵持態度有所松動。
據了解,宣傳方從中做了諸多協調,在編劇南派三叔、導演李仁港紛紛表態兩位男主角片場很和諧之后,井柏然也在7月31日的發布會上主動表示“沒有不和”:“我非常喜歡鹿晗本人,才會跟他合作。”而宣傳中從不現身的鹿晗都出席了8月3日的宣傳,并且在片子上映前,不常發微博的他都在微博宣傳,收到將近一百萬的粉絲點贊。因此,在偶像的帶動下,粉絲自然為電影不遺余力,紛紛買票、寫點評、維護口碑。
成也粉絲,敗也粉絲。相比較之下,同樣是由偶像擔當主角的電影《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上映5天票房才1.3億元。據悉,主演韓庚原來是出品人,后來因為不滿自己戲份被刪減,男一號變男二號,因此放棄參與電影的任何宣傳,還撤資,他的微博都沒有任何有關該片的信息,這直接決定了粉絲是否買賬,票房上就必然有所體現。
有人還認為,作品對偶像主演能否帶來切身利益是決定粉絲態度另一大原因。鹿晗此前有《我是證人》、《重返20歲》等大銀幕作品,但被批演技稚嫩,缺乏代表作,井柏然在因《捉妖記》榮膺“票房王”之后,嘗試了《失孤》等偏文藝的作品,仍然沒有真正體現表演實力的作品,《盜墓筆記》難免會被雙方粉絲寄予厚望。《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則是青春片,和兩位主演之前的戲沒有多大差別,因而不被粉絲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