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全面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六方面具體政策措施有利于推進新型城鎮化滿足群眾住房需求,是房地產領域來自供給側的利好消息。
業內認為,促進購租并舉,瞄準了我國樓市高庫存背后的結構性供需錯位,在供給與需求兩端同時發力,可以穩定房地產市場、促進產業轉型,進而形成長期消費預期。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作為適應經濟新常態的主動選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有序推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表示,我國當前經濟的主要矛盾是供給與需求不匹配、不協調、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主要表現為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的重大變化而做出及時調整。例如,產能過剩與有效供給不足并存是當前經濟一大“痛點”。一方面,房地產庫存高企,截至今年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超過7.2億平方米,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工業價格指標PPI已連續4年多負增長。另一方面,集成電路等高端產能不足,百姓對高品質產品、服務的需求和國內有效供給之間差距明顯,爆買全球熱度不減。
面對經濟放緩,傳統意義上宏觀調控常用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的發力重點在需求側,可以短期抑制經濟過快下滑,但如果長期、過度使用,可能會帶來生產要素錯配、投資回報遞減、產能過剩加重等副作用。因此,有專家將需求側管理比作見效快的“激素”,而將重在解決長期問題的供給側改革比作祛除病根的“手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說,面對世界范圍內正孕育興起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過去那種靠生產能力擴張的傳統模式將難以為繼,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產業從低端邁向中高端,增長動力將逐步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而要實現這種驅動力的切換,必須依靠改革的辦法邁上一個全要素生產率的新臺階。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提出,注重供給側不意味著就不管需求側了。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為防止經濟快速下滑引發系統性風險,需要長短結合、兩側發力,以適度擴大總需求穩住經濟運行,以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王希)

剛剛,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我市舉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貫嶺站)之第八屆美
登高望遠 相伴相行
焦點訪談:為了大地春常在 殺出一條血路
海口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文明創建
山前:整治環境 樹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潤澤百姓生活
開展“斷卡”行動 打擊新型網絡詐騙
我市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
9000萬元!“全閩樂購·暢享寧德”全閩樂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
秋空明月懸 童趣滿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