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俞林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學生科學競賽,在2012年度的競賽中,美國中學生杰克·安德拉卡憑借他開發的新的胰腺癌診斷方法獲得了大賽最高獎,獲得了75000美元的獎學基金。早期胰腺癌的測試方法,這種方法能讓“癌癥之王”胰腺癌尚處于萌芽狀態時就發出“警報”。更讓科學界興奮的是,杰克的測癌方法同樣適用于卵巢癌、肺癌等其他眾多癌癥。這個全新的測試方法有望徹底改變胰腺癌的治療。目前,被發現胰腺癌的病人中,五年后每20人中19個人死亡,主要因為這種癌癥在最后階段前很難查出。
現年15歲的杰克·安德拉卡是美國馬里蘭州克朗斯維爾市的一名普通學生,他是在一名朋友患胰腺癌去世后,暗暗立下了要攻克癌癥的志向。從一份科普雜志上讀到了一篇關于碳納米管的文章后,突然間他產生了靈感。杰克想出的是一種測試人體血液內“間皮索”含量的方法,“間皮索”是早期胰腺癌患者的血液和尿液中常有的一種生物指標。杰克用“間皮索”抗體和碳納米管制成一種特殊材料,然后覆蓋在普通濾紙上,做成一種“測癌試紙”。然而一開始,由于杰克沒有高科技實驗工具來制造這種“碳納米管”試紙,以及檢測他的神奇測癌方法,這位鍥而不舍的少年曾經被197名科學家拒絕過。一些科學家甚至還向他潑冷水,稱他的測癌方法壓根不可能實現。直到他向第198個科學家、美國著名的私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病理學和腫瘤學教授安尼爾班·邁特拉博士求助時,邁特拉教授才終于同意幫助他,允許他在自己的實驗室中進行研究,還幫助杰克一起優化他的測癌方法。實驗證明,杰克發明的早期胰腺癌的測試方法,要比目前醫學界流行的檢測方法速度快上168倍、并且敏感度和有效度更是高達400倍。而用杰克的神奇測癌法檢測一次只需3美分,并且5分鐘就能得知測試結果。目前,杰克現在計劃將他發明的“神奇測癌試紙”向公眾進行大規模市場推廣,他相信不用多久,全世界的藥店都可以買到他的“神奇測癌試紙”,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來檢測自己的身體是否擁有癌細胞征兆,一旦發現早期徵兆就立即就醫,從而就能將癌癥成功扼殺于萌芽狀態。如今,杰克·安德拉卡發明的神奇早期測癌法已經申報了美國專利,許多美國科學家都已經認同他的神奇發明,還有人宣稱這項醫學發明甚至有望改變整個醫學史的進程。
人類在科學征途上跋涉是十分艱難的,因為大自然從來不肯泄露自己的秘密。人類誕生之后,經過了幾百萬年才學會用火。在遠古時代,科學發現發明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公元15世紀的時候情況才發生變化。歐洲的文藝復興孕育了近代科學,近代科學引發了產業革命,產業革命導致全球生產方式大變革,它們合力把人類送上了文明的快車道。今天的科學和現代技術就建立在它們的基礎之上,其中的許多人,像夜空中明亮的星星,雖然很遠,然而我們感覺很近。牛頓把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使人們知道遙遠的星體和眼前塵埃都遵從同一種運動規律,這種規律還可以用清晰的數學公式表達出來。達爾文揭示了生物演化的歷史。居里夫人是最先敲開原子核大門的幾個人之一,她發現了人類不知道的放射性元素。愛因斯坦創立了世界上最難懂的理論,這種理論為人類指出了尋找新能源的途徑。愛迪生一生都在發明,他發明的白熾燈照亮著每一個家庭。閱讀他們的故事,是我們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循著他們的足跡,我們看到一個個普通人成為偉人的真實歷程。
發明測癌試紙的杰克·安德拉卡只是美國的一個普通高中學生,中學生在醫學上的發明創造在大家看來更加不可思議,因為他在學校沒有上過醫學課,醫學知識都是他在互聯網里自學的。可貴的是,學校老師支持他,大學教授安尼爾班·邁特拉博士給他創造條件,讓他搞自己的實驗。這樣的學生若是在中國又會怎么樣呢?根據我們的教育體制,孩子六歲入小學,十二歲小學升初中,十八歲正好高中畢業。中小學階段每天做大量的作業,從家庭到課堂,從書本到書本,很少有參加科學實踐的機會,學生升學就業壓力讓我們的教育離科學越來越遠了。所以,要使當下一些不科學、不合理的教育觀念得到糾正,關鍵是教育理念的更新,科學的教育離不開科學, 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科技,科學其實離我們很近,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最后再把夢變成現實,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