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質。并通過片區內以及片區之間的交流,提高本片區少先隊工作水平。
“通過經常性開展一些活動,能夠更好的向少年灌輸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樸素的情感,從而樹立起遠大理想。”市少先隊總輔導員、實驗小學副校長莊春曉說。
10月11日,市區各學校的少先隊員們在市實驗小學聯合舉辦“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以慶祝建隊64周年。據了解,像這樣的活動還不少。每個學校每周至少安排一節課用于少先隊活動課,開展少先隊主題活動。如遇到重大時間節點,統一開展系列主題活動。今年,我市少先隊把“中國夢”教育作為少先隊活動課程的核心內容,開展經常性活動, 各學校少先隊充分運用紅領巾廣播站、電視臺、中隊角、中隊黑板報、隊室、學校宣傳欄、中隊網頁等校內陣地,開展中國夢宣傳。用少年兒童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與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本地社會生活相聯系,借助具體的人和事,采取講事例、打比方等方式,面向少年兒童講解“中國夢”。
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座談交流,以動漫的形式加強對十八大的剖析和理解,掀起“三觀三熱愛”、“先鋒行動”熱潮。城西小學開展“樹遠大理想,同圓中國夢”主題隊會活動,闡述心中的夢想,激勵青少年為夢想啟航。實驗小學、山前小學、秦嶼小學等少先隊大隊開展以“三觀三熱愛”為主題的演講、朗誦、征文比賽,引導青少年以積極有益的形式,抒發和表達青少年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的情懷。
在此基礎上,各少先隊組織利用清明、學雷鋒日組織少先隊員參觀革命烈士陵園、紅茗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德育教育基地,讓青少年在歷史中感悟過去,鼓舞當代青少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而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外,還充分發揮市青少年宮等校外教育陣地的作用,開展“流動青少宮”深入全市30多個偏遠農村小學,免費為農村青少年送上藝術和科普體驗課程;根據青少年的興趣和需求,科學設置校外教育項目,免費開放“天文觀測臺”、“共青團周末劇場”、“科普工作室”、“機器人室”“七彩小屋”等場所,將宮內所有項目免費開放,豐富了中小學生校外活動的內容,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一年多來,“流動青少年宮”已深入全市17個鄉鎮20多所農村學校開展活動,受益青少年達20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