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茶藝體驗中了解茶趣
剪紙藝人教同學們學剪紙
非遺達人姚義炳教孩子用細繩控制鐘馗
本報訊(林瑩瑩)瀕臨失傳的老傳統民俗和天真爛漫的孩子相遇,會產生怎樣的火花?2月28日,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學舉辦“民俗風情暖桐北”大型民俗實踐體驗活動,民間民俗藝人走進校園,粿錢制作、桐詩、嘭嘭鼓、提線木偶等十幾種老福鼎民俗,與同學們互動體驗,引發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和無盡的想象。
上午9時許,民俗表演準時開始,同學們全部在表演臺下方席地而坐,聚精會神等待好戲開場。兩名布袋戲藝人率先登場,布袋小人時而撓頭時而跺腳,臺下不少孩子伸出手躍躍欲試。“好!”非遺達人姚義炳表演的提線木偶《鐘馗醉酒》掀起表演高潮,擺手、摔杯、出劍,木偶的表演讓孩子嘴角凝結成了“哇”。嘭嘭鼓演唱讓孩子們疑惑又新鮮,“聽不懂阿姨們唱的是什么,但覺得挺好玩。”
持續一個小時的民俗表演結束,孩子們早就按捺不住,紛紛跑到體驗區過把“手癮”。動手制作粿錢、跟老藝人學唱嘭嘭鼓、學習剪紙、創作創意花燈......各個體驗區內都擠滿了好奇的小腦袋。
絹花制作老藝人李金秀邊教孩子制作絹花邊說:“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讓更多孩子了解福鼎傳統民俗,加深對家鄉文化的了解。”文化名人馬樹霞是這次活動的民俗顧問,“這一代孩子較少接觸福鼎傳統民俗文化,讓民俗回到孩子身邊,讓他們近距離感受,以更好傳承民族文化。”
據該校校長翁日爾介紹,該校推崇“體驗式”辦學理念,“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民俗,遠比說教來的更直接,今天是一堂生動、厚重的傳統文化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