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海洲 林高雄)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現學校教育理念、辦學特色的重要平臺,是校容、校貌、校風及育人理念、價值取向和師生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近年來,山前中心小學各項工作全面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形成了“準軍事化寄宿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少先隊社團活動”三大特色,辦學成果顯著。
營造文化氛圍 陶冶高尚情操
走進山前中心小學的校園,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座優美的花園。據校方介紹,自2007年全校師生搬進新校舍以來,學校在環境規劃方面堅持走“辦學文化內涵”道路,主席臺、旗臺、文化長廊、師生休憩走廊、我的理想主題墻、文化宣傳廊、園林花圃、綠地石雕等走廊樓道主題文化布置營造出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時時警醒著師生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學校還不斷優化校園音響系統,上下課電鈴設為動聽的音樂鈴,課前進行溫馨提示,課余時間則播放輕松歡快的草坪輕音樂,讓師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彰顯校園顯性文化。
將校園建成流動的風景線 一本立體的“教科書”
歷年來,山前中心小學致力于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創建一個人文和景觀和諧統一的校園。其學校的校訓、校風以多種形式在校園內呈現,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株草木都含情,讓每一個角落都傳神,校園綠化、環境點綴等都成為學生立體的教科書。
教學樓樓梯邊上的弟子規、古詩詞等內容顯要,國學經典的賞讀,學生時時徜徉在濃郁的文化氛圍里,對內引領師生的教育行為,對外則彰顯山前中心小學的教育品質;公寓樓內“校園之星”的風采展示,學生時時受到教育。花園式的校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一個勤奮的學習環境,它時時處處陶冶著學生高尚的情操。
在班級教室及班級名片布置上,記者看到,師生可根據各自的特點創設不同風格與追求的班級內飾,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風、學風、教風的建設來體現隱性文化,讓教室成為學生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場所。旗臺前的“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八個大字及我的夢想主題墻,昭示著所有少年兒童從小要打好基礎,獲取知識力量,積聚后勁,茁壯成長,成為棟梁的偉大夢想。
書香校園,啟迪心智 滋養心靈,涵養人生
為了打造書香校園,山前中心小學組織了一系列的“師生讀書節”活動。師生們一起與經典結伴,與大師會晤,與閱讀同行。
學校在班級設立漂流圖書柜,開展師生一起共讀書活動。讓師生們共同守住心靈的凈土,走進名家偉人的精神世界,與他們進行心靈對話,陶冶自己,提升自己,以讀書豐富家庭生活、構建校園文化,營造書香校園,彰顯校園隱性文化。為此,學校制訂了評選“書香班級”的活動方案,通過此項活動營造班級讀書的氛圍,進而營造書香校園。使書籍真正成為山前中心小學師生們的摯友,使讀書成為山前中心小學師生的至愛。最終達到啟迪心智,滋養心靈,涵養人生的目的,實現終身學習的夢想。
深化三大特色品牌創建 推進良好師德師風養成
山前中心小學深化三大特色品牌創建, 以準軍事化寄宿管理為抓手,深化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為抓手,全面深化和諧校園創建,抓好精細化管理;以少先隊社團活動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創建水平,精心營造校園顯性文化布置和濃郁的隱性文化氛圍。
同時,學校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為抓,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圍繞學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將個人發展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融為一體,讓每一個老師都有所作為。開展 “四下基層、四解四促”和百名教師大家訪活動,查擺問題、完善監督,不斷提升我校教師業務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
據悉,近年來,山前中心小學致力于學校文化建設,努力創建和諧的人文校園,讓師生可以快樂地工作和學習,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長。2011至2013年,山前中心小學連續三年獲得“少先隊全國優秀集體”、“全國第五屆和諧校園先進學校”、“全國文明交通示范學校”等國家級表彰及福建省少先隊先進集體殊榮,學校的辦學聲譽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認可,學生數逐年增加。

剛剛,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我市舉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貫嶺站)之第八屆美
登高望遠 相伴相行
焦點訪談:為了大地春常在 殺出一條血路
海口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文明創建
山前:整治環境 樹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潤澤百姓生活
開展“斷卡”行動 打擊新型網絡詐騙
我市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
9000萬元!“全閩樂購·暢享寧德”全閩樂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
秋空明月懸 童趣滿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