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生活 > 教育
投稿

“德成”記

2016-04-13 10:39:10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陳永遠 白榮敏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車子在蜿蜒的道路上盤旋,滿眼春光。陽春三月,筆者走進位于管陽鎮西昆村的德成傳統文化學校,就像是武陵人走進桃花源一樣——“豁然開朗”。校門前矗立著莊嚴的孔子像,清洗得一塵不染的地板,墻壁上隨處可見的圣人訓,人們之間相互鞠躬致禮,教室里整齊地吟誦《弟子規》……這一切的一切,仿佛讓人有了穿越到古代私塾的感覺。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01604131028238385.JPG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德成傳統文化學校的師生們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德成傳統文化學校始建于2008年,初時租在西昆孔廟旁的一間房屋,2009年開始征地籌建,2010年建成。現有童蒙養正班4個,67名學生,20多位教師、義工,占地50多畝。學校孩子的一天從清晨5:30開始的,自己穿衣洗漱,整理寢務。然后晨練,學習一些基本的武術套路和健身之法。晨練結束后,列隊到餐廳吃飯,飯前誦感恩詞。上午的課是從老師講規矩,講禮儀開始,然后開始經典誦讀;下午的課以社會實踐為主,老師們有時候也會帶小孩子們認識大自然,做公益活動,如上街撿垃圾等。晚上組織學生看一些與傳統文化相關的電影,8點準時入寢。童蒙養正班的課堂講究“四正”:桌正,椅正,書正,身正。筆者走進課堂,看看小朋友們像修剪過的苗木一樣“杵”著,不禁大為感慨,是什么樣的力量能讓3、4歲好動的孩童變得如此規矩!學校的禮儀教育還體現在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服裝要整潔,不穿奇裝異服;走路要慢步輕聲,講話要輕聲細語,不得大喊大叫;同學見面要點頭微笑,見了來客要鞠躬問好……難怪當地中小學的老師們都會說,德成出來的孩子就是與眾不同,尊師、注重環保、認真學習功課、從不欺負其他同學!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JPG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蒙正課堂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德成傳統文化學校的另一大亮點是家教合一。童蒙養正班的家長們每天上午都要到學校上一節課,學習家庭教育等方面內容,同時幫助學校做義工。這樣既可以全程參與監督孩子的學習,又能增加家長對學校的認可、歸屬感。每年暑假,學校都會舉辦尊師孝親夏令營。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從3歲的學齡前兒童到大學生不等)紛紛慕名前來。在夏令營里,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家長學習茶道、武術、養生等內容,同時兼做義工;孩子學習感恩、孝道等傳統文化課程。家長和孩子還要進行親子互動,真正踐行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一位參加過夏令營的網友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西昆之行,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我學會了感恩,懂得了愛與被愛的感受及付出與獲得的喜悅。與他們(指參加夏令營的所有人,筆者注)相處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他們對工作的那種執著、負責任的態度深深感動了我。跟他們相處,溫暖總是縈繞在心頭,關愛與包容總是充斥四周。”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3.JPG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家長學校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德成傳統文化學校的創辦源自“父愛”。創辦人、校長張滕萬是貫嶺鎮一位普通的村民,從小愛好傳統文化,原為一個小包工頭,生活無憂。一次去接在一個私立幼兒園讀書的女兒,看到鐵門緊鎖,里面有限的空間,孩子們在哭鬧,他不禁一陣心酸:這樣的條件和方式,孩子們的快樂在哪里?于是他萌出想自己帶孩子的念頭,開始了一段“鄭淵潔式”教兒經歷。他不顧家里人的反對,放棄自己的工作,一頭扎進書店里。《猶太人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做主——白領媽媽育兒手記》等,只要和教育孩子有關的書他都看。他帶孩子上山去親近大自然,帶孩子四處游學,帶孩子誦讀經典……張滕萬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雖然又苦又累,但每次看到孩子天真無邪的笑臉,他就由衷地感到高興。慢慢地,他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他在浙江的龍港辦小學堂,想把自己好的教育方法推廣給其他孩子。后來聽說管陽的西昆村傳統文化氣氛很濃,又是孔子后裔聚居地,他就來到了西昆村。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4.JPG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義工培訓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西昆村歷來重視教育,有著尊師重教的好傳統。過去村里專門劃出一塊田地,名曰“書燈田”,田地耕作收入專供族塾相關費用。盡管現在“書燈田”已不復存在,但治學重教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2008年,張滕萬只身帶七八位學生來到西昆村辦私塾。面對陌生的村民,他做了三件事:帶領學生掃大街,撿垃圾;給生活不便的老人送飯;免費給家長上傳統文化課。張滕萬的謙謙君子之風和醉心公益的熱心腸很快讓他融入當地村民中,村民們都自發地叫他“張先生”。2009年,張滕萬想擴大辦學規模,面臨一無土地二無資金的窘境。他向村民承諾:學校建成后免費向村里的孩子開放,自己也要為村里做三年的義工。淳樸的村民感其高尚的人格魅力,紛紛捐錢捐物,不到一年時間,德成傳統文化學校建成。學校所捐的善款里,有念佛的老太太省吃儉用留下來的1萬多零錢;有寺廟里的師傅節省下來的香火錢;有浙江等周邊地區群眾的無私捐款……“有這么多人熱心幫助,證明做這件事是有意義的!”每當談起大家的善舉,張滕萬總是滿懷感恩。三年后,他向村民再承諾,為西昆村再做義工三十年,把學校做成有傳承、有文化內涵的學堂。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臺灣作家楊照說過:“只為自己活著是丟臉的事。”張滕萬用自己始終如一的言行詮釋了這句話,并深深地影響著他身邊的人。德成傳統文化學校名聲在外。一些來自天南地北的國學愛好者們為了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紛紛加入到這所學校的教學中來。出生東北的趙老師能文能武,佛教108羅漢畫得栩栩如生,同時一手“趙家棍”耍得虎虎生威。趙老師到過很多傳統文化學堂,可他最終決定留在這里:“這地方有美好的理想,有信仰,在這里我找到了心目中的書院。”來自浙江平陽的張女士是學校的一名義工。三四年前她是一名全職太太,由于家庭諸般不順,心情抑郁,十分自卑,經常想不開。后來慕名帶兒子來西昆參加夏令營,她的思想有了重大轉變。現在她一家人都在西昆,先生幫助學校做農活,孩子在西昆小學讀一年級。“老師(指張滕萬,筆者注)的經歷十分感動我,讓我明白真正要學習的是我們大人。老師讓我明白一個女人對家庭是多么重要!老師是盞明燈,讓我走出黑暗,我愿一輩子向老師學習,希望更多的人在這里得到幫助。” 張女士邊說邊流淚。德成傳統文化學校倡揚儒家的“仁愛禮信”,重視傳統文化對人的熏陶,熱心公益,勸人向善,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人。于是,福鼎好人鄧昌朝來了,退休的醫院養生專家來了,附近的村民來了……在這里他們不僅教孩子們怎樣學習,同時也身體力行地詮釋著儒家學說的仁愛思想,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著每一位前來學習的學員。一時間,西昆成了“好人”的洼地,向外輻射出強烈的愛的光芒!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歷史真的很奇妙!一位父親的沖動把一個圣人、一個村莊和一群愛好傳統文化的人無縫地連接在一起,并發揮出巨大的文化感染力量。《禮記》中有一句話:“德成而上,藝成而下。”是說,一個人如果德行高尚,那他所取得的成就就會很高;反之,如果一個人品德低劣而只憑技藝高超,那他取得的成就就會很低下。德成傳統文化學校就是做讓一個人品德高尚的事。sT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最新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成人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视频| 97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A√精品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