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互聯網+”筑夢創新創業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工作。
今年初,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意見》。省財政安排創新創業教育專項資金1億元,支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在全省高校啟動實施“荊楚卓越人才”協同培養計劃,建設省級示范創新創業學院和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從今年起,各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課時不能低于48學時。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活動,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上半年共舉辦創業沙龍活動1048場,參加師生累計22萬人次。建成國家、省、校三級創新創業訓練和學科創新競賽體系,今年10萬余人參與活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今年扶持1萬名大學生創業,培訓2萬名大學生創業者。
武漢市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奮斗目標,聚焦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創谷計劃”為引領,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特區+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鏈條孵化平臺,為全市創新創業工作提供場地支持、孵化服務支撐。
針對武漢“大學之城”特色,武漢市定下高校眾創孵化平臺“全覆蓋”的目標,支持在漢高校在校園內自建自營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特區、孵化器等不同形態眾創孵化平臺,結合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為萌芽階段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場地、辦公家具,對接創新資源,并提創業培訓等孵化服務。目前,武漢地區部屬高校及部分省屬高校已經設立了校內眾創孵化平臺,全市已建成大學生創業特區72家,全市大學生創業企業超過2500家。積極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融資對接平臺。累計舉辦青桐匯45期,為660個大學生創業項目搭建創業項目、創業資金、創業信息、創業人才、創業導師溝通的平臺,吸引天使投資機構900余人次現場對接項目,幫助“卷皮網”等眾多優秀創業項目成功融資15.5億元。
在國務院批復的武漢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中,武漢在6個方面先行先試。其中,在最優創新生態方面,重點實施“創谷計劃”,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間,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優的配套服務,用3年左右時間,打造10個以上“創谷”,包括: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南太子湖創新谷”、洪山區“聯想星空·智慧谷”、東湖高新區“光谷移動互聯創谷”、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金銀潭夢想特區”、硚口區“漢江灣·云谷”、漢陽區“龍陽湖健康谷”、江夏區“江夏陽光創谷”等。(記者 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