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王代奎)“五月五,是端陽。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荷包香,香衣裳;菖蒲插在門框上,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兒那兒都端陽!”歌謠中說的是我國的端午節傳統節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5月27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秦嶼中心小學組織學生開展“快樂端午,龍門飄香”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中,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端午情》詩朗誦表演,動手制作小香囊、小龍舟,猜謎語等環節,學生們了解了屈原故事,端午的由來以及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佩戴香囊等習俗,讓同學們對端午民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學們還通過老師介紹,了解香囊的制作方法和歷史典故。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在音樂聲中,同學們自己設計,嘗試自制香囊。大家互相觀賞,比一比,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囊最漂亮,并互相贈送香囊,把平安和幸福送給自己的朋友,體驗自制香囊的快樂。
據悉,學校通過寓教于樂的活動,讓同學們感受傳統佳節的魅力,享受傳統文化帶來的快樂。同時,更加深刻地了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從而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