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蔡雪玲/文 彭登筍/圖
走進大山海島,走進城鎮小巷,在田間地頭,在農家小院,在漁船碼頭,面對面與家長交流,和學生談心。
今年以來,福鼎市教育工委、教育局深入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全市中小學教師利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走進學生家庭,架起學校、家庭、學生溝通橋梁。久違的“家訪”回歸,教師角色又重新定位,使家校關系更加和諧,教師、家長、學生都倍感親切。
鄉村教師許聯弟接送學生上下學(資料圖)
訪出師生真情意
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一間簡陋的房子內躺著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這是福鼎二中高二(5)班班主任郭昕榮在疊石鄉家訪時看到的令人揪心的一幕。
學生蔡宏志一歲時父母離異,父親幾年前患肺衰竭綜合癥,生活失去自理能力,家里只能靠70多歲的爺爺干點農活維持生計,三年前爺爺因不堪重負喝農藥自殺,備受疾病折磨的父親也在不久前去世,全家生活陷入了困境。郭昕榮在了解情況后,當場掏了幾百元錢給小偉,安慰他先安心學習,在家時好好照顧父親和年邁的奶奶。家訪后,郭昕榮及時向福鼎市紅土地慈善會反映了情況,并通過其牽線搭橋,一位浙商每月給予小偉600元的生活資助,并承諾承擔以后上大學時的所有費用。
無獨有偶。福鼎十中的老師在磻溪鎮爐屯村樟柏洋自然村家訪時,同樣被陳雄不幸的身世所震撼:母親長年臥病在床,下有兩個妹妹,父親務農,家庭經濟十分困難,致使該生輟學在家。十中教師先后4次,共計12人次到訪陳雄家,先后送去了學校、鄉賢和政府的資助金3000多元,解除其家庭的燃眉之急,陳雄終于返校學習。
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帶領老師歷時三天,行程百余公里,走訪了點頭、前岐12位家庭困難的學生。家住沙埕羅唇村的學生蘭加興,母親智障,一家三口靠父親打工養家糊口。學校當即決定每月給予200元補助。學校還聯系京生妙緣慈善志業的劉老板每月贊助34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月計3550元,確保生活困難的殘疾兒童完成學業。校長肖曉紅說:“如果不是家訪,我可能永遠無法感受到貧困學生生活的艱辛,讓我們懂得應該對他們傾注更多的愛。”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福鼎中小學開展的“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中已屢見不鮮。“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開展以來,福鼎堅持以活動覆蓋全市中小學、參與對象覆蓋全體教師、登門走訪覆蓋全體學生家庭等“三覆蓋”為目標進行全面家訪。在普訪的基礎上,又突出 “八個重點訪”:一是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家庭重點訪,全市各校已全面家訪;二是病殘學生家庭重點訪,全市病殘學生共391人,目前已經家訪人數352人;三是單親家庭的學生重點訪,全市單親家庭的學生共1526人,已家訪1420人;四是軍烈屬家庭的學生重點訪,全市軍烈屬家庭的學生156人,已家訪150人;五是行為偏差的學生家庭重點訪,全市各校已全面家訪;六是思想、學業上有重大變化的學生重點訪,全市各校已全面家訪;七是留守兒童的學生重點訪;全市留守兒童5483人,已家訪4935人。八是外來務工子女家庭重點訪,外來務工子女家庭的學生4011人,已家訪3201人。家訪中,教師對這些學生做重點分析,側重溝通,從關心、愛護和鼓勵學生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輔導,使學生體會到了尊重、理解和熱愛,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親情力量。
架起家校連心橋
沙埕中心小學教師在家訪中,家長反映流江片學生上學乘車難問題,學校出面幫助家長與沙埕車隊協調,解決了家長困擾多年的問題。
7月2日至3日,前岐中心小學班子成員帶領教師在前岐最邊遠的革命基點村熊嶺村、井頭村進行家訪。與家長促膝暢談,詢問家庭生活狀況,和學生探討暑期學習生活的安排,并向困難學生贈送了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鼓勵他們記住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努力學習。一些學生家長感慨地說:“老師來了,不再是告狀,而是鼓勵孩子,這讓我們感覺很欣慰,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
廣泛征集家長對學校和教育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凝聚家校合力,提高教育實效,破解學校教育教學難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福鼎市把家訪的主要重點放在“六個突出”上,即:突出控輟保學,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突出家庭教育指導;突出安全教育情況;突出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突出宣傳教育方針政策;突出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
沙埕中心小學制定了教師大家訪工作進度推進表,將教師家訪時間、接受家訪的學生基本信息和家長基本信息等情況進行認真準備,考慮到家長的客觀實際,家訪時間統一安排在雙休日或家長在家的時間,全體教師分為4個片,經過乘車、坐船再步行,一天下來走訪了流江、虎頭鼻、釣岙、后港、嶺頭等7個村莊,解決了學生安全乘車、預防溺水、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等實際問題,受到家長們的一致認可。有些務工子女的家庭,教師晚上去家訪,回家時家長就打著手電筒護送教師到家。
沒有“告狀”式的交代,沒有形式上的走過場,平易近人的交談深受家長歡迎和好評。老師們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掌握了學生在家的表現及一些隱性因素,傾聽中,家長、學生的呼聲和想法深深地記在老師們的腦海里。
市教育局副局長李家衛說:“召開家長會、打電話等方式,是有益的教學輔助,但無形中拉開了學校與家庭的距離。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邁開腳步、帶著微笑傳遞愛心,提升了教師形象和教育形象。今后將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師家訪的長效機制,形成社會、家庭、學校教育合力,營造和諧、高效、優質的育人環境。”
據了解,自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以來,全市5257名教師已有4363人參與了家訪,占全市教師的83%。“大家訪”活動猶如一縷春風,溫暖了受訪學生的家庭,似春雨滋潤了教育的土壤,更像陽光,照亮了學生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