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陳倩文)3月15日,移風易俗進校園暨“幸福福鼎”大講壇第二十八講走進市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為現場約300名學生帶去一場別開生面的“移風易俗燈謎會”。
一走進勞動基地,就看到“猜燈謎 長知識 講文明 倡新風”的橫幅高高掛起,橫幅下,顏色各異的紙條串成兩排掛著。原來,現在進行的正是燈謎展猜活動,紙條上寫的都是由福鼎市燈謎協會會員原創謎作,共有350條,內容涵蓋移風易俗、黨的十九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
展猜活動上,學生們或成堆或單人仔細研讀謎面,想謎底。才不到一分鐘,就有學生猜出了謎底,趕忙跑進教室,找老師兌獎。一時間,兌獎處擠滿了前來說答案的學生,好不熱鬧。
想知道他們為什么猜得這么快嗎?其實,在燈謎展猜活動前,來自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福建省民協燈謎學術委員會常委高耆良為學生作題為《開心猜燈謎 快樂學知識》的講座。
講座伊始,高耆良用“此書脫胎于來函(十九大名詞四字)”的謎語來講解燈謎的構成。隨后,他針對燈謎的規則,常用燈謎等,提出了多個燈謎,同學們紛紛開動腦筋,踴躍舉手。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中了解了燈謎的樂趣。
除了燈謎之外,在走廊,還擺放著不少移風易俗、家訓家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宣傳展板,引得不少學生駐足觀看。
“今天通過學習,讓我感受到了燈謎的無窮魅力,而且很多燈謎跟移風易俗有關,讓我知道了很多關于移風易俗的內容。”福鼎一中初二學生廖樂欣說。
據了解,本次大講壇由中共福鼎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市僑聯主辦,市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福鼎燈謎協會協辦,以移風易俗納入謎面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謎語知識的同時,了解移風易俗,形式新穎,寓教于樂,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其實,自2017年10月,作為全省10個移風易俗試點縣之一的福鼎市就在不斷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除了此次的“移風易俗進校園活動”之外,還開展了多種活動,如:開展戊戌年移風易俗辭舊迎新送春聯活動,共青團福鼎市委策劃主辦的“踐行移風易俗·福鼎青年先行”新能源電動公交車婚慶接親活動,市總工會主辦的首屆“緣在福鼎·牽手今生”青年集體婚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