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考,太姥娘娘系古越人始母。她家在才山下的才堡村,為避戰亂逃至才山上,住在鴻雪洞里,以種藍為業,樂善好施,深受人們尊敬,呼為藍母。那年,山里發生麻疹,藍母用親手種植的綠雪芽茶為孩子們治病,挽救了無數小生命,鄉親們無不感恩戴德。晚年,她得到仙人指點,修練成正果,于家歷七月七日乘九色龍馬羽化升天,百姓奉為神明,曰圣母,成為閩地第一位女神。
一天,堯帝巡游東海,遭遇風浪,險些葬身海底,是圣母為之指點迷津,化險為夷。堯帝感其思,賜為太母,才山因之改名太母山。漢時,武帝命東方朔授天下名山,東方朔欽服于太母山的壯麗和圣母的威靈,于摩霄峰下巨石上揮指寫下“天下第一山”五個大字,回京奏明武帝,冊封太母山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改“太母”為“太姥”。從此,圣母遂稱太姥娘娘。至今,一片瓦景區還完好地保存著太姥娘娘塔墓,其碑正面刻有唐玄宗賜題的“堯封太姥舍利塔”七個字。
玉湖景區的太姥娘娘雕像于1998年由廈門大學孫賜麟教授創意,當年9月付諸設計,歷經兩年,三易其稿,終算完成。雕像選址,更是經過多次考察、論證。現址左邊是烏龍崗,右邊是虎頭崗,前面眺望崳山島,后面依靠摩霄峰,正合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堪輿玄理,可謂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二00一年十月三日,雕像奠基,動土時,天空忽然掛起絢麗的彩虹,反復五次,在場的人無不驚訝稱奇,疑是太姥娘娘乘九色龍馬駕還。雕像由288塊花崗巖組成,疊高18層,高20.88米(含基座),臺階的臺數、級數,都暗合道教所推崇的數字“九”。雕像造型以方中有圓,以方為主的形調吸收了北魏石石窟雕像的秀骨清相的特點,揉進少許盛唐時代人物面部的豐潤,同時從大量漢俑中吸取其造型單純、簡潔之韻味,使得雕像美得敦厚、祥和、仁慈和智慧。其動態狀為迎海風而徐徐前行,頭略略低垂,慈目微啟,時時關注著山下蕓蕓眾生。左臂彎起,指擎靈芝,給人間灑下關愛。右手執拂塵,欲將天下瘴氣迷霧掃盡。

剛剛,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我市舉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貫嶺站)之第八屆美
登高望遠 相伴相行
焦點訪談:為了大地春常在 殺出一條血路
海口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文明創建
山前:整治環境 樹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潤澤百姓生活
開展“斷卡”行動 打擊新型網絡詐騙
我市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
9000萬元!“全閩樂購·暢享寧德”全閩樂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
秋空明月懸 童趣滿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