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雷小芳)春日,賦予大地鮮活斑斕的底色,更造就了古村落別樣的美。
在硤門畬族鄉雙獅山后脊——秦石村石蘭自然村,聳立著一座古堡,標作“石蘭堡”,便將這種“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山下沿著石階,拾級而上,便是石蘭堡古城門。據《福鼎縣志》記載,石蘭堡由鄧氏族人修筑于明萬歷年間,長500多米,與山勢連為一體,設城門一個,坐東南朝西北。
雖歷經滄桑,卻依然挺立。城門墻石上,有青苔斑斑點點,更有栗豆藤生長于城墻之上,宛如一條蛟龍破墻而出,橫跨于城門口上前方,生機盎然,賦予了古堡生命的氣息。
穿過城門,踏著青石板路行走不遠,坐南向北、保留完整的鄧氏宗祠便映入眼簾。宗祠為清末至民國時期建筑,木制結構,主體建筑占地約二百平方米,為三進四合構造。
古民居建筑群則藏于道路深處,屋宇蟬聯。據傳,原古建筑石木結構,用石、木料,材料粗大,雕刻質樸,工藝精湛。
古色古香的青石巷道是古民居的筋脈,也是古民居的風格特色之一,它幽深、曲折、四通八達,聯絡著主干與枝體。巷子兩旁砌2米高石墻,巷道寬處不足1米,窄處只容一人穿身而過。石巷道兩邊每間隔10米左右,就有一分路口,砌成石階和回頭墻,為民宅的入通口,各個民宅以家族的分衍為單元組成。石路、水道布局科學合理,足見當時先民之智慧。

堡內有兩方池塘,碧水如鏡,偶有三兩只白鴨游弋其中,動靜相生,妙趣無窮。
池壩上,兩棵巨大的古榕樹虬根錯節,密葉交織,形似一對恩愛的夫妻正在竊竊私語,人們稱之為“夫妻榕”。古榕樹枝葉茂盛,粗壯的枝干猶如巨人的手臂向四周伸展開來,仿佛訴說生命的頑強和堅毅,為古堡平添了幾分靈氣。
池塘與綠樹相映,青山與民居相得。遠眺石蘭堡,猶如一幅古樸而詩意的畫卷,令人流連忘返。

刷“新”成績!2021年寧德文藝工作十個亮
寧德:全省首個反詐防騙主題商城成立
追海風 聽潮聲——春日已至 去擁抱大海
牛郎崗景區再“升級”
不負春光采茶忙
白琳:大力推進涉耕建房拆除工作
崳山島實現生活垃圾外運
茶,要采!防疫,更要到位!
崳山島實現生活垃圾外運
福鼎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高清)頻道正式開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網絡中國節?中秋】餅花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