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現在流行網上購物,通過快遞直接送到家門。小劉是淘寶網賣家,通過多元申通快遞公司向客戶發送了一臺價值七千元的攝像機,郵寄時沒有選擇保價,多元申通快遞業務員派送到客戶家時,客戶發現箱內的貨物丟失。小劉將快遞公司告上法院,請求賠償相關實際損失。經過一審、二審,法院最終判快遞公司只賠500元。
一審法院以小劉提交證據不足為由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而二審法院北京一中院認為,依據現有證據可以認定小劉托運的貨物就是淘寶交易中所賣的貨物。快遞公司作為承運人負有檢驗貨物的責任,在快遞服務合同中也約定了其對拒絕驗視的貨物有權不予收寄,所以快遞公司以交寄貨物時未驗貨為由進行抗辯不能成立,應當向小劉進行賠償。
關于賠償數額問題,小劉在對保價條款明知的情況下仍未選擇保價方式,快遞公司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的約定標準對小劉進行賠償,改判快遞公司賠償小劉500元。沒有保價是不能按實際損失賠償的重要原因,我國郵政法規定: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或者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部分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保價額與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未保價的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
對此,法官首先建議消費者對于高價運輸品盡量采用保價運輸。快遞公司的快遞單上一般都標注了保價條款,并加以著重提示,該條款應視為運輸合同條款的組成部分,對雙方均有約束力。很多消費者考慮到成本問題,往往存在僥幸心理,有些賣家選擇不保價或不足額保價,或為了減少保價費用,故意將貨物名稱填寫為低價值貨物名稱,在維權過程中相應的權利很難得到保護。
其次,快遞單要填寫完整。貨物運輸方面如有特殊要求,也應在快遞單上明確注明,避免快遞公司推卸責任。
再次,要保留快遞過程中的相關憑據。口頭承諾無法得到法律保護,額外約定,一定要簽訂書面協議,明確約定賠償方式。最后,要選擇正規的、信譽好的快遞運營商,交貨之前最好查看接獲人員的相關證件,簽收方要當面開包檢查、核對好貨品后再簽收。(孫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