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福鼎市6.9萬畝中稻收割已近尾聲,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糧農正搶抓農時,調配農機全力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在店下鎮三佛塔村,連片稻田呈現出中稻金黃、晚稻青翠的美麗畫卷。農機手駕駛收割機在田間穿梭,割稻、脫粒、吐稈、裝車等工序一氣呵成,高效推進秋收進度。 “今年我一共種了400多畝中稻,今天這60多畝收割完了后,今年的中稻就全部割好了。畝產約500公斤,收成不錯。”種糧大戶方祖彩站在田邊,滿懷期待地說,“等這片中稻收割完,就要準備翻田起壟,等到11月份就能種蠶豆了。等蠶豆收了,再接著種早稻,這‘稻豆稻’模式讓咱的田一年四季都不閑著,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收入也跟著往上躥。” 作為福鼎市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店下鎮素有“福鼎米糧倉”的美譽,近年來,當地大力推廣“雙季稻+蠶豆”三熟制輪作模式。通過豆科與禾本科作物輪作,不僅提升了復種指數,還改善了土壤肥力,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據統計,當地年播糧面積穩定在2.9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超9900噸,蠶豆總產量達12000噸,農戶每畝凈利潤約5000元。 糧食豐收,烘干是關鍵一環。在太姥山鎮茶塘社區的智慧糧食烘干中心,新收的中稻正通過輸送帶進入烘干系統。“我們智慧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可達315噸,烘干一批稻谷大約只需16個小時。在過去農戶曬糧主要采用傳統日曬的方式,需要大面積產地并且受制于天氣。現在我們農墾集團提供智慧烘干社會化服務,大大提高農戶曬糧效率,節約成本。”福鼎市農墾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員王根源介紹,智慧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達315噸,一批稻谷約16小時即可完成烘干。 該烘干中心配備9臺30噸和3臺15噸烘干機,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糧食品種和含水量精準調節溫濕度,實現高效脫水。自今年4月投用以來,已為店下、太姥山等周邊鄉鎮解決約6000畝水稻、3000噸糧食的晾曬難題。 倉廩實,天下安。福鼎市始終將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通過推廣優質稻種、開展技術培訓、落實種糧補貼等舉措,持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時,當地整合農墾資源,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配套建設育苗中心、烘干中心和糧儲倉庫,構建“耕、種、防、收、儲、銷”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為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據統計,今年福鼎市中稻預計產量可達29000余噸。

福鼎,在巴黎實力“圈粉”!
市政府第十八次常務會議召開
國考報名、筆試時間,定了!
在酒店容留未成年人吸“電子煙”,兩男子
2025年福建省“和美鄉村”氣排球大賽在
寧德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到我市開展“進
福鼎:6.9萬畝中稻收割 智慧烘干助農增產
我市舉辦“時代風尚”——文藝志愿者在
桐山:開展“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殯葬新風
福鼎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高清)頻道正式開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用特制賭具“出千”,福鼎法院:構成詐騙!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網絡中國節?中秋】餅花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