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磻溪鎮引進福建大洋山生態農業公司,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養殖綠殼蛋雞等名特優家禽養殖,促農增收。
日前,筆者在磻溪鎮大洋山生態農業合作社基地看到,工人們正忙于在松林下的山坡土窯邊撿拾雞蛋,將當天母雞生產的綠殼雞蛋擦試干凈,統一包裝放置。養殖場的技術員也忙著查看孵化小雞出殼情況,給剛孵出的小雞日光浴。在茂密的雜樹和松樹下,上千只烏雞或“閑庭信步”于林下,或飲水或奪食,或嬉戲或追逐,看見有生人立刻四處飛躥。這是磻溪鎮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特色養殖的一個生動畫面。
大洋山生態養殖基地,位于福建太姥冊西麓大洋山中,海拔1500多米,占地面積1000多畝。該基地的本土雞、本土蛋是天然的無公害綠色食品,2011年該基地被寧德市經貿委授予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
據該養殖場的老板吳利群介紹,2009年,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他承包500多畝山林,靠著豐富的林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殼蛋雞養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養殖場占地面積1000多畝,年出欄綠殼蛋雞3.6萬只,年銷售額達到360萬元。僅雞蛋每月就產出近5萬枚,每月收入7—8萬元。如今,他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并注冊了商標,成立大洋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并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設立專賣店的形式,帶動周邊60多戶農民養殖綠殼蛋雞、本土雞等名特優家禽養殖在磻溪鎮迅速發展起來。
公司的發展也為周邊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吳陽村村民吳敬輝說,來這養殖場專門負責飼養雞,撿雞蛋,每個月工資2000元。
為了把好林下養殖的技術關,公司從河南農大聘請專家長年指導,“我是本場的技術員,我來自河南,畢業于河南農大,來這邊福建大洋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有4年了,”獸醫專家說,在這4年里我和公司一起成長,我們公司飼養主要是綠殼蛋雞,我們這個雞公司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棚養與半輪牧放養,因為我們這邊是山區,松樹野草比較多,我們這雞白天出來以采食松花粉、松籽、草里面的蟲子為主,晚上再添加一些自己配置的玉米,豆果來作為主食。他胸有成竹地告訴筆者林下養殖流程。
據悉,綠殼蛋雞是我國獨有的珍稀雞種,這個雞的特點是五黑一綠。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內臟,更為奇特的是所產蛋綠色,集天然黑色食品和綠色食品為一體,是世界罕見的珍禽極品。該雞種抗病力強,適應性廣,喜食青草菜葉,飼養管理、防疫滅病和普通家雞沒有區別。綠殼蛋雞體形較小,結實緊湊,行動敏捷,勻稱秀麗,性成熟較早,產蛋量較高。成年公雞體重1.5-1.8公斤,母雞體重1.1-1.4公斤,年產蛋160-180枚。該雞種具有明顯高于普通家雞抗御環境變化的能力,南北均可養殖。 (磻溪鎮政府蘭家喜報道2013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