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汪晶晶)10月,正是黃梔子豐收的季節。在貫嶺鎮分關村、茗洋村幾個山頭的黃梔子樹上掛滿果實,村民紛紛忙著采摘、加工黃梔子。
茗洋村村民翁日書正和家人在自家附近的空地上煮著兩鍋黃梔子。“我們先把采摘來的黃梔子煮了,曬干后雇人進行剝殼。這樣稍微加工過的黃梔子目前的價格是1公斤40多元,鮮果則是1斤4元左右。”翁日書說,他家種植了2000多株梔子樹,每年能收成7000、8000千斤的黃梔子。村民李上鑾告訴記者,這幾天他家的黃梔子也開始采摘了,去年共收成了1萬多斤黃梔子。
在茗洋村種植戶鐘友俊家門口,記者看到,門前的空地上晾曬著一片紅澄澄的黃梔子,5、6個村民正扛著一袋又一袋的黃梔子向鐘友俊走來,待這些人將肩上的袋子卸下后,鐘友俊讓人用稱測量每一袋黃梔子的重量。“這些都是我雇人采摘的,今天大概采了3000斤。”鐘友俊指了指地上堆積的幾大袋黃梔子向記者介紹說,他種植了9畝多的黃梔子,每年大概能收成9噸,扣除雇人采摘和剝殼的費用,去年的純收益是6萬多元。“今年管理得比較好,所以收成會比去年好,希望今年也能賣個好價錢,有個好收成。”鐘友俊說。
“我個人認為,今年的價格應該不會比去年差。因為今年的黃梔子質量要比去年好,果實比較結實。而且從價格形勢上看,去年這個時候,黃梔子鮮果價格是1斤3.5元,后來慢慢上調到1斤5至6元,而目前,鮮果已經是1斤4元了。”福鼎市同益三農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陳國軍如是說。
據了解,黃梔子不僅是良好的中藥材,還是提取天然色素的好原料,栽培簡單、管理粗放,是經國家衛生部批準的藥食兩用植物。2011年以來,我市14個鄉鎮掀起黃梔子種植和育苗熱潮,新栽梔子樹2萬多畝,種植面積擴大到4萬多畝。2012年,我市黃梔子鮮果每公斤收購均價達到9.2元,總產值達1.076億元,種植戶人均收入5861元,占梔農年人均收入的63%,已成為廣大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之一。

剛剛,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我市舉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貫嶺站)之第八屆美
登高望遠 相伴相行
焦點訪談:為了大地春常在 殺出一條血路
海口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文明創建
山前:整治環境 樹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潤澤百姓生活
開展“斷卡”行動 打擊新型網絡詐騙
我市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
9000萬元!“全閩樂購·暢享寧德”全閩樂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
秋空明月懸 童趣滿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