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鼎新聞網(wǎng)消息(朱乃章)“手腳慢一點每人一天可編2擔(4個),手腳快點一天可編3擔(6個),每擔竹筐銷價25至30元,且不愁銷路,除成本外平均一個月有一千多塊錢的收入。”年過古稀的后俊村村民馬宏華一邊編織竹籮筐,一邊滿面笑容地對筆者說。(圖為馬宏華父子正在編織竹筐場景) 日前,筆者在福鼎市點頭鎮(zhèn)翁溪村的后俊、柘坪、橋坑等自然村看到,不少農(nóng)戶家中堆放的竹子、竹片、篾條以及男女村民忙碌編織竹籮筐的身影。 據(jù)了解,點頭鎮(zhèn)翁溪村的東山下、柘坪、橋坑、后俊、鳳上巖等五個自然村擁有村民200多戶900多人。村內(nèi)毛竹資源豐富,村民歷來有自己動手編織竹筐等竹具用品的傳統(tǒng)。近年來,為提高當?shù)孛褓Y源的利用價值,村民們充分發(fā)揮祖?zhèn)黧幨炙嚕瑢⒚窦庸こ芍窕j筐,銷往浙江蒼南及當?shù)氐纳驰簟I降妊睾5貐^(qū)。
當?shù)卮迕衩磕瓿舜焊颓锸占竟?jié),其余時間就是加工和銷售竹籮筐的旺季,有些村民甚至專門從事竹編加工,成為當?shù)氐闹窬帉I(yè)戶。編織竹籮筐的農(nóng)戶家里都購置有著一兩臺破竹器,這樣村里的男女老幼不但都能加工毛竹編織籮筐,勞動效益也得到進一步提高。村民通過竹編加工增加了收入,每年僅靠竹編加工一項可為村民帶來近百萬元的經(jīng)濟收入。

剛剛,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我市舉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貫嶺站)之第八屆美
登高望遠 相伴相行
焦點訪談:為了大地春常在 殺出一條血路
海口社區(qū)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qū),文明創(chuàng)建
山前:整治環(huán)境 樹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潤澤百姓生活
開展“斷卡”行動 打擊新型網(wǎng)絡詐騙
我市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
9000萬元!“全閩樂購·暢享寧德”全閩樂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
秋空明月懸 童趣滿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