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歷史究竟起于何時?目前茶學界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種:
1.最早的茶類: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人類祖先最早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后,為了保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葉,經自然晾青、曬干或焙干,實際也就是白茶的萎凋、干燥工序,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
2.始于北宋:白茶最早出現在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制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里昭徹如玉之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3.始于明清:主要是從茶葉制作方法上來加以區別茶類的,因白茶的生產過程只經過“萎凋與干燥”兩道工序。田藝蘅《煮泉小品》中稱“茶者以火作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這是明代關于白茶的記述。清嘉慶初年,福鼎用菜茶的壯芽為原料,創制成銀針白毫;約在1857年福鼎發現大白茶后,于1885年開始以大白茶芽制銀針。1922年創制了白牡丹。新工藝白茶于1968年為外銷市場需要開拓的新產品。
□ 佚名

剛剛,全國第七個扶貧日主題宣傳活動暨第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我市舉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貫嶺站)之第八屆美
登高望遠 相伴相行
焦點訪談:為了大地春常在 殺出一條血路
海口社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文明創建
山前:整治環境 樹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潤澤百姓生活
開展“斷卡”行動 打擊新型網絡詐騙
我市組織收看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
9000萬元!“全閩樂購·暢享寧德”全閩樂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學2842名高三學生復學
毒品盯上電子煙!拱北海關查獲走私大麻電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惡勢力集團犯罪
專家學者對福鼎餅花的評價
秋空明月懸 童趣滿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