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國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是國家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推進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領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國家重點科研體系,布局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加強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儲備能力。要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這些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習近平2020年3月2日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時的講話
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同時,城市發展不能只考慮規模經濟效益,必須把生態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城市布局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從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出發,在生態文明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導下制定城市發展規劃,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質量的城市生態系統和安全系統。
習近平2020年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要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次中央全會對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戰略部署,對在復雜環境下更好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要把握好開放和安全的關系,織密織牢開放安全網,增強在對外開放環境中動態維護國家安全的本領。要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進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習近平2020年10月29日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復雜。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挑戰,關鍵在于辦好自己的事,提高發展質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據新華社北京2020年11月3日電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外部經濟環境變化、抵御外部勢力打壓的進程中,我們高度重視科技的重大作用,用科學防治降服病魔、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用科技創新保持產業鏈供應鏈運行,用加快突破“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保證經濟安全、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實踐再次證明,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我們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習近平2020年12月16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開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系統觀念、法治思維,注重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堅持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各項措施和金融、通信、互聯網等行業監管主體責任,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加強社會宣傳教育防范,推進國際執法合作,堅決遏制此類犯罪多發高發態勢,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