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鎮水井頭工業園區三宏機車部件公司緊張忙碌的生產情景。本報通訊員 攝
自2010年太姥山鎮和店下鎮、點頭鎮,分別被列為省級和寧德市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以來,這些鄉鎮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搶抓機遇、創新思路,突出中心城鎮對全市經濟發展以及周邊鄉鎮、農村的帶動作用,把小城鎮建設與全市發展大局緊密結合起來,兩年來,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開創了新局面。置身于這些鄉鎮,無論是在城鎮,還是在工地、企業,處處感受到蓬勃發展景象。
高起點規劃建設
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太姥山鎮對原有規劃進行高起點修編,按照“以太姥山為依托的濱海生態旅游城鎮、太姥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旅游配套服務中心、閩東重要的濱海度假休閑及生態宜居城鎮、福鼎市域次中心和旅游商品產業基地”的發展定位,突出“工業、旅游、文化”三大主題,構筑起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旅游示范城鎮的發展框架。
在完成城鎮總體規劃基礎上,相繼完成旅游、防洪、給排水、環衛、道路、供電系統等專項規劃和建設用地控制性詳規、啟動區修建性詳規和洋里片區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引領城鎮建設科學發展。
恒興村鎮銀行、環城路網、東方佳園等5個投資過億元項目順利生成;金安片區商住樓、太姥山國際大酒店等2個旅游房地產項目成功掛牌;陸島交通碼頭、地稅太姥山培訓中心、農行太姥山支行大樓、速8國際連鎖酒店等一批商貿基礎設施竣工投入使用,使得城鎮功能更加完善,城鎮品位得到極大提升。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熱鬧非凡,走進太姥山鎮,可以充分感受到城市化的氣息,不亞于一個小縣城的繁華程度。
在店下鎮,頤林安置地二期正在征地和填方,安置地二期土地報批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玉石山公園三期工程景觀亭、路燈、綠化等設施建設已全部完成,提升城鎮接待能力的四星級酒店也正在積極引進。店下鎮鎮長洪榮表示,要在沙埕灣經濟區總體規劃指導下,立足現有基礎,打造交通、產業、人口較具優勢的小城鎮,使城鎮發展提高到新的水平。
而在點頭鎮,也結合該鎮“區位、資源、產業”三大優勢,完成了《點頭鎮總體規劃》修編,明確城鎮在空間上的發展方向和產業布局,拉開構建“一軸、兩片、三組團”的城鎮發展框架,穩步實施“北拓、東進”的城鎮發展戰略。同時加快對《點頭鎮控制性詳規》編制及報批,抓緊公共設施規劃、綠地系統景觀風貌規劃及防洪排澇規劃等專項規劃的編制,提高城鎮規劃水平和建設品位。
建設宜居“新城”
塔吊林立,鉤機進退忙碌,機聲隆隆,時有工人穿插期間……這是10月20日,記者在位于太姥山鎮“銀都住宅小區”施工現場見到的一幕。據了解,目前,總投資4億元,總建筑面積達9.6萬平方米的項目在小城鎮戰役的推動下進展順利。
這只是眾多項目中的一項。近年來,太姥山鎮持續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新建、改建、擴建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僅去年,全年累計完成投資15.09億元,列入省、寧德市小城鎮年度考核的重點項目45個,完成計劃投資比例146.5%。而今年該鎮列入省、寧德市考核的小城鎮建設項目共64個,續建項目21個,新建項目43個,總投資56.41億元,年度計劃22.81億元。
店下鎮和點頭鎮在去年投入的基礎上,店下今年繼續加大投入,整理了29個項目上報寧德市,總投資23億元,計劃完成年度投資3.76億元;點頭計劃實施“小城鎮改革發展戰役”項目24個,計劃完成總投資3.47億元。用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建宜居宜業的居住環境。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一方面為小城鎮經濟的加快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設施和環境的支持,為鎮域經濟的發展設立了一個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也為實現完善中心城鎮功能,改善人居環境質量,提升中心城鎮輻射帶動能力,提供了保障。
引進產業添活力
任何一個地方的改變和發展都離不開大項目的支撐。項目是經濟工作的抓手,是小城鎮建設的支撐,縱觀三個小城鎮改革試點鎮均已形成支柱產業。
太姥山鎮緊緊圍繞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生態旅游城鎮的發展定位,初步形成旅游服務、旅游產品、現代物流、農業觀光等支柱產業;店下鎮則形成了船舶修造、紡織、機械配件、重化、特色農業等支柱產業;點頭鎮形成了茶葉加工、水產養殖、石材等支柱產業。
只有產業發展了,市場繁榮了,人口才能集聚,資金投入問題才能解決。幾個小城鎮的黨政領導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幾年來,他們把強力推進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建設專業市場、產業小區等作為首要工作,因地制宜,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
太姥山鎮的旅游資源和文化底蘊、點頭鎮的茶葉加工和貿易、店下鎮的特色農業和濱海旅游,都被各試點鎮黨委、政府充分的挖掘出來。
記者在太姥山鎮水井頭工業項目區看到,以橫平豎直的寬闊園區道路為脈絡,一座座造型美觀、綠化布設講究的企業廠房井然有序分布于其中。鄭源工藝、一雄光學、海鷗水產等眾多知名企業就是從這里走出。
水井頭工業項目區是太姥山鎮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的重要載體,目前已引進32家企業入駐,安置就業人員3700多人。入駐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35億元以上,就業人數可達1萬人。作為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的“孵化器”,今后三至五年中,在推進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中,地方黨委、政府有意識引進創新型、環保型、上規模的企業,優先發展涉旅行業,使工業園區成為全鎮乃至全市工業經濟、旅游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離開了水井頭工業園區,記者乘車來到了店下鎮關盤造船基地,又是另一番景象。這里是我市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分布著江南船業、創恒船舶、立新船舶、鼎港船舶等眾多造船企業。達產達標后,預計產值可達幾十億元,這將為店下鎮的發展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為我市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產業基礎。
點頭鎮是福鼎白茶的故鄉,茶業大有文章可做。2011年該鎮實施觀洋茶葉加工集中區等小城鎮改革發展戰役項目15個,完成投資額2.35億元,有力拉動了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加快觀洋茶業加工集中區(一期)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共有7家茶葉企業入駐園區,天豐源茶企業建成投產,云鼎、順發、廣福茶企業正進行廠房建設。在做好茶文章的同時,也極力做足石板材的文章,抓好石板材加工企業異地搬遷、優化整合準備工作,啟動龍田柘頭洋石板材加工集中區,這些都為保持小城鎮活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