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村公交調度
4、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工委主任林有龍):針對當前農村公共交通及道路狀況,市政府及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如何更好地調整與規劃農村客運線路和運力,確保農村群眾正常出行,安全出行?調整規劃后的農村客運線路和運力應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證其有效實施?
應詢人(市運管所王日貴):目前全市已通班車164個行政村,未通班車85個,臺山、東星2個島嶼行政村暫無法開通班車。計劃2012年底完成68個通班車,建制村通客車率達93%;2013年6月底,完成10個通班車,建制村通客車率達96%;2013年底,完成7個通班車,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
以現有道路客運企業為經營轄區規劃,采取鼓勵多形式參與客運競爭、調整車型、冷熱線捆綁、鎮區公交化經營及周末班車、周末校車和預約班車等方式發展農客。對達不到四級等級的農村公路,已實施安保工程的,由市政府牽頭組織多部門采取“限車型、限車速、限時段”等措施聯合論證開通農村客運,運管部門憑論證結果辦理許可,同時把好農村道路運輸經營者市場準入關、營運車輛技術狀況關和營運駕駛員從業資格關,加強農村客運站安全監督,確保農村群眾出行安全。
與此同時,市政府將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一是對新購置客運車輛投放到未通班車行政村的在省補的基礎上,市財政按省補標準1:1給予配套。二是對冷線、周邊營運等虧損的車輛給予車輛保險補助,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三是對八個未建日趟檢站的鄉鎮,由所在鄉鎮負責無償提供200平方米的建設用地,市財政給予建站補助3萬元/個。四是按規定實行浮動票價政策。五是對農村客運企業上繳的各項稅收,構成地方財政所得部分全額返還農村客運企業。此外積極將國家燃油補助政策及時兌現下撥落實到車頭。
此外,通過落實鄉鎮政府安全監督屬地管責任等措施加強安全監管。
5、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僑臺工委主任李宗南):隨著我市的經濟發展,城區面積擴大,城市公交在原有的線路上如何科學規劃進一步延伸?
應詢人(市公交公司陳啟壽;補充應詢人,楊友群 、王日貴):城區三個辦事處行政村由公交企業車輛負責延伸。由于目前各行政村分別不同程度存在路面寬度不達標、路況差、基礎設施差、沒有路燈、危橋和安保設防水平低等原因。目前桐城街道玉塘、塔下、江邊、八尺門、董江的5個行政村和山前街道南乾、大嵐頭、水北、南陽等4個行政村尚未通公交車。現有能夠基本符合城市公交車輛安全通行條件的道路只有玉塘和水北2個行政村。
10 月29日,經公交公司與水北村共同商定,由村提供公交車輛首末站停車、車輛調頭安全場地,公交公司采取白天“三定” 方案,即“定車、定時段、定點”的通車辦法,將原有的第二線路車輛延伸至水北村,解決學生上學放學、村民進城等困難;玉塘通車事宜,目前正在積極籌備中,公交公司將在主城區原有的線路上,對周邊公交冷線的行政村進行科學規劃進一步延伸,運管部門根據需要特事特辦,及時按規定審批許可。
6、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人事代表工作室主任曹齊安):到2013年底,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請問對一些地處偏遠線路長、客源少的行政村,市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解決?
應詢人(李成雙副市長;補充應詢人,王日貴):明確企業責任,公開聯系方式和周末班車發班時間、停靠站點,采取冷熱線捆綁、預約班車、周末班車、周末校車,靈活投放適合車型等多種方式解決,盡可能滿足地處偏遠線路長、客源少的行政村群眾出行需要。
關鍵詞:農村道路養護
7、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農經工委主任科員陳善源):目前我市農村公路養護采取“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體制,資金來源主要是省、市、縣、鄉、村養護配套政策的補助和自籌,據調查全市鄉村普遍存在養護資金缺口大,道路養護不夠到位等問題,請問市政府采取什么措施緩解這個矛盾?
應詢人(李成雙副市長;補充應詢人陳江閩):為多方籌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養護到位。2010年我市結合省、地養護政策制定出臺了《福鼎市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養護資金補助和配套政策。從2010年開始,初步形成了“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農村公路養護體制。目前群養縣道及重要旅游公路由市交通運輸局委托公路部門依托道班等專業隊伍實行專業代養,基本達到了專養的水平。鄉村道由所在鄉鎮采取委托專業隊伍專業養護,班組或個人承包養護,企業(集體)或個人認養,投工投勞、義務或輪流養護等“一事一議”方式,結合實際,多元化養護管理。
8、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工委主任科員劉丹清):市政府將采取什么措施組織對農村公路養護監管工作,使農村公路養護監管工作更加到位?
應詢人(李成雙副市長;補充應詢人陳江閩):主要采取季度抽查、半年檢查和年終綜合評比的方式,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制、養護資金、養護質量、路政管理等主要內容進行考核。在養護資金監督方面,采取“一級管一級”的監督管理形式,專項檢查,年度審計。
關鍵詞:非法營運車輛監管
9、詢問人(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內務司法工委主任施均):如何繼續加大打擊非法營運力度,防止反彈、確保交通安全?
應詢人(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張鼎泉;補充應詢人,王日貴、蔡爾儉、高峰):7月份以來,在全市范圍內,形成集中打擊非法營運劣質車輛的嚴管態勢,共報廢解體各種違法車輛1676部,大大凈化了城鄉道路交通環境。為了保持這種良好形勢,繼續加大打擊非法營運力度,防止各類劣種車輛反彈,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履行職責,心無旁騖地做好以下工作:
1、積極組織開展農村交通整治攻堅戰;2、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在交通、農機等部門和村委、居委會共同協作下,全面排查、取締非法載人、非法改裝、已報廢、逾期未報廢、逾期未年檢或無牌無證、套牌假證等重點車輛;3、定期組織開展農村三輪汽車、低速貨車和拖拉機等非法載人以及摩托車等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打擊行動;4、深入推進“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廣泛開展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動員教育廣大交通參與者自覺拒乘劣種車輛、非法營運車輛;5、積極提請當地黨委政府,大力推進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推動落實鄉鎮政府交通安全管理責任;6、各職能部門聯手加大打擊各類非法從事客運經營活動的力度,對從事非法客運經營活動的車輛,給予相應的處罰,并予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