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雷順號)8日上午,在太姥山鎮瀲城村綠鑫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擠滿了前來觀看十八大開幕式的100多位黨員群眾。大家一邊聽胡錦濤同志作報告,一邊聯系本村實際,邊看邊議。
收看完黨代會開幕式直播后,61歲的村民費作展依然心潮難以平靜,一定要拉著我們到園區看看大棚種植出來的蔬菜新品種,實地感受瀲城村的變化,表達他們對黨的感恩之情。
在瀲城村,和費作展一樣,村民們的幸福感普遍增強。“我們村是閩東首個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村。”站在瀲城村四車道的水泥路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易會貴指著連片的大棚基地,自豪地介紹,“目前,園區已引進綠鑫、曼地亞等3家農業開發公司建設特色農業基地3000畝,且均已開始投產收益。”
“現在,園區一畝田的承包價是500斤稻谷,而整理前,最好的田畝產也就200來斤。”易會貴給記者算起一筆賬,“現在,全村約有150位村民在園區里打工。”
近年來,瀲城村通過統一收回、統一發包、統一分配收益的土地流轉形式,讓村里的老百姓嘗到了甜頭,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多年來,瀲城村新農村建設一步一個腳?。嚎傞L3000米的村內道路硬化、路燈安裝、公廁新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垃圾中轉站、新辦公樓建造……對于新農村建設,易會貴激情滿懷:“我們還將努力豐富村民業余生活,建文化公園,就是措施之一。”“不僅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實現‘兩富’。”易會貴說,“我們瀲城村要做到村美人更美。”
“伴隨城鄉統籌發展進程,健全城鄉統籌基層黨建工作機制,成為應有之義,更是重中之重。”對于未來,易會貴想得很多,但他最渴望的卻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需要上級黨委進一步推動黨建資源配置向農村傾斜,黨建工作力量更多地向農村側重,幫助基層黨組織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希望上級黨委政府多給農村年輕黨員培訓學習的機會,提高他們的素質,這樣就能帶領更多的群眾走上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