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光學(福建)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引擎,撬動產業發展。
近年來,我市依靠科技創新,營造科技發展環境,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一批批新產品、一件件新技術、一個個新榮譽……無不一次又一次地推動著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對外合作 “借腦”開發
“2010年,福建閩威水產公司成功與我國科學院院士合作,建立我市第一個院士工作站。有力推動我市鱸魚產業的發展,贏得了‘中國鱸魚之鄉’的美譽。”市科技局局長林守無告訴記者,幾年來,我市許多企業通過與各地大學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發的模式,向高科技人才“借腦”,推動企業科技研發,讓許多企業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和創新。我市申石蘭食品有限公司與上海海洋大學、集美大學及寧德水產研究開發中心共同完成的“壇紫菜新品種選育,推廣及深加工技術”項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近年來,我市企業依托天津內燃機研究所、福建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的科技人才隊伍強大的優勢,彌補了我市科技創新資源不足的缺陷,全市有1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與大學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大學院校、科研院所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的專家教授達200多人。
為了加快我市產學研模式的發展,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近年來,我市充分利用技術展覽會、“6.18”技術成果交易會、經濟貿易洽談會等平臺,組織企業參加并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對接,幫助企業與高??蒲袉挝宦摵铣袚箜椖?。如今,“化油器表面處理環保生產技術應用及研發”項目與廈門大學電化學工程中心;“連續變倍數碼攝錄液晶顯微鏡研發應用”與福建省光學信息技術研究所,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和技術進行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為企業自主創新搭建平臺,解決影響我市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自主研發 致力創新
近期,我市銀龍茶葉有限公司獲得了第八個茶葉專利。再一次證明我市企業在茶葉技術領域方面,不斷前進,走向前沿。福建銀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就確立了把茶葉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把優質的產品作為市場競爭的活力。該公司成立了企業自己的綜合茶葉科研機構——銀龍茶葉科技開發應用中心,先后研發出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八項專利技術的“花茶離地清潔化生產新技術”、“陽光房生產新技術白茶”和“白茶自動化復式萎凋新工藝技術”等成果及專利技術。
近年來,我市許多企業大力開展自主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推陳出新。在產品方面,從化油器領域,由單一的“汽摩配”,衍生出通用機、電噴、電控等新產品;從茶業領域,從單純的茶葉原產品,延伸到茶飲料、茶保健品、茶食品等深加工產品系列。在技術方面,我市近年來,僅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逐年增長,累計申請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專利470多件,已授權專利300多件,知識產權專利結構、質量、數量不斷提升、優化。僅今年我市已累計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專利70多件,已授權專利40多件。
隨著幾年的努力,我市涌現出一雄儀器有限公司、京科化油器有限公司、華益機車部件廠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為我市經濟的發展,安裝了強有力的引擎。如今,我市現有化油器、光學儀器、白茶、紫菜4個省級區域科技重大項目,均屬省級高新技術產業。農業方面有海鷗水產、品品香茶業、圣王乳業、天湖茶業、海川食品等省地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科技服務 帶動致富
近日,前岐鎮大蘭果場,一個個圓鼓鼓的四季柚掛滿枝頭,又是一幅豐收的景象。
近年來,大蘭果場通過建立3.5萬畝的“四季柚優高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基地,產生了年增收5萬多噸,增加產值1.6多億元,連續5年高產、穩產、優質栽培技術的奇跡,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為優質品牌農產品產業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一大批果農帶來增收。
我市通過對科技大戶的跟蹤和服務科技示范工作,支持各鄉鎮圍繞主導產業提升,特色產業培育,開展前岐鎮墾區果場、大蘭果場和彩岙蔬菜基地等科技示范基地及科技引領新農村建設項目,對農業科技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效應。同時,省科技特派員和科技人員深入各個基地和項目實施村進行分期分片展開實地指導,幫助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推進了農業集約化生產,引導農業向生態、環保、安全、高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