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累計建立福鼎檳榔芋、四季柚、黃梔子千畝高產優質示范基地等農業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示范片(區)40個,輻射面積達50多萬畝。 郭聰 彭登筍 攝
在福鼎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何光武等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大財政支農力度,扶持特色產業的議案》。代表們認為,近年來,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深入,我市農業取得長足發展,農民收入逐年提高,農村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變。但是目前我市農業總體水平依然比較落后,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較慢,發展方式傳統、老套,白茶、檳檳芋、壇紫菜、四季柚、蘑菇等一批獨具特色的農產品產業化發展任重道遠。代表們認為,農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結為黨政重視與財政投入問題。
因此,建議財政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每年要切出相當比例的支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重點支持農業項目、重大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白茶、檳榔芋、壇紫菜、四季柚、蘑菇等特色產業。進一步加快我市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化發展格局,推進全市“三農”工作上新水平。
2012年7月13日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加大財政支農力度,扶持特色產業的議案》的辦理意見,交由市政府予以落實。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工作。一年來,有關部門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建立示范基地、培育龍頭企業、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途徑助推了農業特色產業工作開展。
據了解,目前,全市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7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國家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初步形成了工業反哺農業、農業促進工業的良好格局。
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27家,有注冊商標的45個,列入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項目的有5家,列入寧德市示范社的有25家;累計注冊資金達16.72億元,涉及農民社員2.93萬戶,帶動農戶5.86萬戶。通過搭建融資平臺,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為合作社貸款1000多萬元,較好解決了發展資金問題。
圍繞我市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發展需要,結合各鄉鎮產業特點,按照“一業為主、多種示范”的原則,累計建立福鼎檳榔芋、四季柚、黃梔子千畝高產優質示范基地等農業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示范片(區)40個,輻射面積達50多萬畝,全市初步形成了“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生產格局,出現了店下鎮萬畝冬種蠶豆、貫嶺鎮萬畝福鼎檳榔芋、前岐鎮萬畝福鼎四季柚,前岐柯灣花菜村、雙嶼紫皮大蒜村,秦嶼農業四季香芹村等特色農業專業村。在福鼎檳榔芋、四季柚、冬種蠶豆、現代設施農業、生豬標準化等具有福鼎特色的“十大基地”和水蜜桃、晚熟東魁楊梅、生豬水簾溫控養殖、臍橙、蘆柑“五大輻射基地”的基礎上,依托省級、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在我市建立3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福建省綠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設施農業(大棚番茄)優質高產示范基地;福鼎市福鼎檳榔芋千畝優質高產示范基地;福鼎市萬畝冬種蠶豆優質高產示范基地,共推廣種植面積11600畝,預計實現總產值1.1億元,同時帶動的前岐鎮水蜜桃等10個輻射基地,累計推廣8600畝,預計實現總產值7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