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 雷順號 文/圖)12月28日14時58分,隨著并網指令發出,海峽西岸經濟區首座核電站寧德核電站一期1號機組主控室大屏幕上顯示發電機已帶上初始負荷--1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經技術人員確認,該機組并網過程中設備各項參數正常穩定,狀態控制良好,這標志該機組建設正式進入并網調試階段,具備發電能力。福建老百姓從今天起用上核電。
核電機組并網是對核電站一回路和二回路整體性能進行的綜合性考驗,同時也是核電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開始,也就是說從并網開始,福建的老百姓已經可以使用到從寧德核電1號機組發出的電能。并網并不等于正式的商運,從并網之日起,該機組將進入帶負荷試運行狀態,繼續進行負荷試驗、瞬態試驗等相關試驗項目,為商運投產做最后沖刺。據介紹,并網后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需在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后取得政府相關部門頒發的相關審批文件,才能正式商運。
寧德核電站位于福鼎市太姥山鎮備灣村,一期由中廣核集團公司(占股比46%)、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占股比44%)、福建省能源集團公司(占股比10%)共同投資建設。項目采用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建設四臺單機容量為108萬千瓦的核電機組。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約300億度,對于緩解東南沿海地區電力和能源運輸的壓力,優化能源結構和電網結構,實現減少碳排放目標,促進福建省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青山綠水的"美麗福建"將發揮重要作用。
寧德核電站一期是目前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自主化、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站之一。一期工程由中廣核工程公司總承包,工程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與技術服務等均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四個自主,其中1、2號機組設備綜合國產化率將超過75%,3、4號機組設備綜合國產化率將達到85%。該項目自2008年2月開工以來,1、2號機組已完成總體工程量的96.7%,3、4號機組已完成總體工程量的70.6%,工程進展總體順利。2012年寧德核電1號機組已先后實現了熱試、首次裝料、首次臨界、首次沖轉等重要里程碑節點。
寧德核電站一期在推進我國核電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工程建設中實施了包括首爐18個月換料、全數字化儀表控制系統(DCS)、半速機等在內的16項重大技術改進,是國內首個采用國產全范圍模擬機和主管道自動焊施工技術的核電站,為研發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ACPR1000+奠定了良好基礎。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根據國家核電安全大檢查后作出的部署,寧德核電站一期在國內在建項目中率先完成了安全改進項實施工作,充分考慮了各種極端災害疊加等因素,進一步提高了機組的安全水平。
中廣核集團致力于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生產與供應,致力于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利用,為社會提供規?;⒏哔|效與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目前中廣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裝機612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6臺,裝機1883萬千瓦,核電安全運行業績持續創優,2011年整體業績進入全球行業前十分之一,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圖為寧德核電站核電機組并網輸出供電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