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林瑩瑩)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老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各地開始對養老福利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應運而生。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近日,記者走訪了福鼎市桐山街道十字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一探居家養老新模式。
摸清情況是基礎
“她是個苦命的女人。”十字社區支部書記董寧書記口中的苦命的女人名叫歐珠英,1935年生人,家住福鼎市桐山街道十字街。90年代中期的時候丈夫和三個兒子因為肝病相繼兩年間離世,兒媳在兒子離世后也離開家了,離世和離家的親人留給她的是治病時欠下的債和一個需要被照顧的孫子。在街坊的議論聲中歐珠英帶著孫子到處討生活。屋漏偏逢連夜雨,歐珠英在2000年初時卻因中風導致半身癱瘓,家里的經濟來源就這樣斷了。服務于桐山街道的董寧書記在得知了歐珠英的特殊情況后,于2000年為祖孫二人辦理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做養老工作就是要把自己變成一臺計算機,存儲很多老人的信息還不混亂,針對情況才能做好工作。”歐珠英現在是十字社區唯一的孤老戶,癱瘓后孫子也被改嫁的兒媳接走了。十多年來怎么更好的安頓老人是董寧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現在老人年紀大了,一些老年病也伴隨而來,針對老人特殊的身體狀況,社區特意安排了送菜車將新鮮的蔬菜送到老人的家門口。福鼎市民政部也為老人配備了輪椅,福鼎市自來水廠還為老人免費安裝了自來水。為老人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
工作態度是至要
“做養老工作的秘訣很簡單,把老人都當成自個家的老人!”董書記親切的笑容讓人聯想到隔壁家的大姐。“把老年人的生活放在心上,裝到腦袋里才能把這個工作做好。”從2010開始十字社區每年都會對轄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免費體檢。歐珠英在體檢中被查出糖尿病、高血脂等許多老年病,家住福州的義女把老人接到福州進行治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思慮周全,為老人辦好了醫療就診一卡通。由于老人沒有二代身份證,就醫遇到許多不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聯系了歐珠英義女所居住的轄區派出所和戶籍部門,用很短的時間將老人的二代證辦下,為老人解決了燃煤之急。現在歐珠英還在福州進行治療,躺在病床上的她還惦記著董書記,惦記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
定期就給老人送生活品,時時觀察老人動態,每年重陽節、春節等節假日給老人送溫暖送救濟款。10多年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就是用這樣細致貼心的工作態度換來了老人們的信任。
創新服務是后勁
服務站為老人辦理了便民卡、愛心卡、平安出行卡,轄區的老人,可無償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提供包括免費的健康教育、法律咨詢、科普講座、文體設施使用和志愿者服務等服務。
為了滿足老年人生活和精神需求的需要,十字社區整合轄區資源,建立了一個70平方米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內設閱覽室、健身室、文化活動室、衛生室、法律咨詢室等。同時與轄區的科迪干洗店、黃星宇電維修部、任我行理發店、林月兒快餐店、永和豆漿、王建軍糖煙酒店等10多家商店簽訂協議開展便民服務,服務站主要以老年人的生活需要為重點,提供助餐、助醫、助急、助行等服務,同時兼顧老年人的多種需求。開展文化娛樂、學習教育、聊天、心理咨詢、法律咨詢、代購代辦等服務。家住十字社區的黃玉蘭經常約著好姐妹郭蘭妹來到服務站內同大家一起下下棋跳跳舞。“服務站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以前我們吃完飯就等著睡覺,現在這么多同歲的老伙伴們在一起,生活變得更有意思了。”
“我們社區開了這個服務站后,周邊的其它社區也跟著我們一起做,還有好多社區做的比我們更好。”寬敞的服務站里干凈整潔,似乎在等著夜晚老年人的大駕觀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