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陽鄉背靠風景秀麗的天湖山,地處天然深水良港--沙埕港北岸,氣候條件優越,山地資源和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全鄉海岸線長30.8公里,海域面積近10萬畝,灘涂面積2000多畝。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佳陽緊緊圍繞“強集鎮、拓海區、上項目、興旅游、保民生、促和諧”的發展思路,在發展特色產業上,多措并舉,著力打造“金色畬族旅游業、綠色生態農業、藍色水產養殖業”經濟帶。
做足畬味,打造金色畬族旅游業
佳陽是福鼎乃至全省畬族傳統文化保存完好,畬族特色濃郁的少數民族聚居地。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原生態的畬族傳統節日,如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雙華畬族“二月二”會親節,羅唇畬、漢民族正月十八“冥齋節”等節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畬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佳陽鄉投入960萬元啟動雙華畬族村寨建設項目,扶持該項目成為畬族旅游特色品牌,目前已完成規劃及設計等前期工作。同時,依托畬族村寨,全力做好雙華“二月二”會親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努力促使畬族旅游產業不斷成形、壯大。
圍繞增收,發展綠色生態種植業
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條主線,大力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引進農業科技型企業綠禾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800萬元,用地600多畝,在蕉宕村建設福鼎市規模最大的大棚蔬菜基地,主要種植花卉、水果、反季節蔬菜等生態特色農產品,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經濟,該項目有效帶動了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及弱勢群體實現就業127人。此外,依托天湖山萬畝茶園,引進恒春源茶業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優質有機茶,現已成為規模以上企業。
鞏固優勢,深化藍色水產養殖業
佳陽鄉擁有海上網箱養殖2萬多口,是福鼎市網箱養殖最集中、面積最大的鄉鎮,以安仁漁區為龍頭,輻射帶動羅唇、蕉宕等沿海村大力發展海上網箱及灘涂養殖,重點推廣了黃瓜魚、鱸魚、石斑魚、青蟹、蝦等水產品的養殖。為了促進養殖區產業升級,我鄉在規范海域使用、促進網箱集群的同時,不斷加大投入集中整治海岸環境,投入200多萬元完成安仁竹甲鼻碼頭及配套公路硬化,為餌料交易提供便捷的集散平臺。此外,成立了水產技術指導小組,季度性召開養殖知識普及講座,指導養殖戶實現科學養殖,加快沿海群眾致富步伐。該區域現成為福鼎市海上餌料、魚苗、成品魚交易中心,年餌料交易額超億元。
謝溶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