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美中心小學每學期都要安排四到五名教師到支援的學校支教,與此同時被支援的學校也要安排教師到城里來跟崗學習。據了解,自去年開展“城鄉結對”,推行“手拉手”活動以來,全市教育系統支教、跟崗學習蔚然成風。“我們通過開展城鄉結對、手拉手活動,目的在于逐步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市教工委副書記方維通說。
2012年10月份,市教育局下發《關于繼續推進城鄉教育對口支援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市區每所學校都要與一所或幾所農村學校結對,建立長期穩定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的教育教學、干部教師對口支援關系、硬件資源對口支援關系。按照要求,福鼎一中、六中,實驗小學、桐南小學,實驗幼兒園等市區的15所中小學、幼兒園,分別與位于各鄉鎮的19所農村校建立城鄉學校對口支援關系。
長期以來,農村學校在硬件、軟件方面都比較薄弱,并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優秀教師流失現象比較突出,許多農村校因此教學質量下降,甚至一些音樂、美術等課程難以開展。
據了解,城鄉學校結對后,市區學校在不斷提升自身辦學水平的基礎上,本著“實事求是、因校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教育教學模式幫助農村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并根據被支援學校的特點,制定對口支援計劃,每年幫助對口學校完成1—2件硬件建設項目,幫助對口學校培訓教師,為對口學校提供教學資源,派出骨干教師到對口學校支教等,幫助農村學校加快發展。被支授學校則在對口學校的幫助下完成學校建設規劃,確定并培養若干名教學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切實提高辦學質量與水平。
目前,在手拉手活動帶動下,一大批農村薄弱校教師在跟崗學習中,得到鍛煉,業務水平得到提高。甚至他們成為學校的骨干或學科帶頭人。“我們通過開展這種手拉手活動,積極探索完善城鄉互動、共同進步的模式和途徑。”市教育局人事股股長喻足德說。
把市區各學校優秀教育資源送到農村校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和作用,每年組織各科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名師人選、特級教師等優秀教師在網上展播錄像課(專題講座),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 曾云端 陳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