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隆冬臘月,還是炎炎酷暑,在我市桐山溪,人們總會發現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裝束別樣——身著泳衣,頭戴泳帽,有的還戴著一副泳鏡,在水里游弋著、拼搏著。他們在水中的那份愜意與暢然點綴著這條恬靜的母親河。他們是一群酷愛游泳健身運動的人,他們共同擁有一個家,家的名字是“福鼎市游泳協會”。這個家自成立以來,在游泳競技、文化交流、水上救生、保護母親河等諸多方面均付出很多努力,贏得了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以及東南地區游泳團隊的好評,并被贊譽為“四員”(“環保監督員、義務救生員、健身宣傳員、體育運動員”)組織,逐漸成為我市社會群體中一支推行精神文明風尚的先鋒隊。
救生員培訓
水上最美的義務救生員
桐山溪是我市的母親河,溪闊水清,這里是游泳愛好者的天堂。然而這條美麗而溫順的桐山溪,每到夏季也會吞噬著一些年輕者的生命。今年2月19日下午2點10左右,一青年跟他女朋友吵架,一時情緒激動從彩虹橋上跳下,幸得市游泳協會游友孫國端等人的及時相救,該男青年方脫離險境。2011年7月,桐山溪彩虹橋下攔水壩下方,一名10歲男孩為撿涼鞋,不慎滑入溪里的水坑,溺水身亡。當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派民警趕到現場時,男孩已沉入水底。隨后,民警先后聯系了市游泳協會的人員前去幫忙打撈。
遇到一些意外溺水的狀況及時搶救,遇到需要幫助打撈的及時前往幫忙。作為民間社會團體組織,市游泳協會擔當著一份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據了解自2004年福鼎市游泳協會成立至今,協會會員已成功救起百余人。
幾年來,市游泳協還會經常開展水上救生知識現場講座,組建義務救生隊。今年5月4日,游泳協會和福鼎市紅十字協會共同舉辦了水上救生培訓班,邀請了省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志愿服務總隊魏勇生等7人為教練,對參加培訓的市游泳協會40多個會員進行為期5天的水上安全救生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已有37人獲得福建省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急救員證書。市游泳協會將把這些具備證書的人員組建成專業的水上救生隊伍,以備在5-10月我市桐山溪游泳高峰來臨之際做好水上救生值班工作。
“在培訓前,我們就發出通知告知會員們,凡是能主動志愿參加應急救援并主動承擔志愿救生義務的協會會員均可報名參加此次的水上安全救生培訓。參加培訓后必須無償成為水上義務救生隊隊員,并參與水上義務救生的應急救援和值守。”市游泳協會副秘書長鄭智強告訴記者,“此次培訓不僅是為更好服務于5月18日在我市舉行的2013年‘太姥山杯’全國馬拉松游泳冠軍賽暨全運會預選賽,同時也是為更好的做好我市水上安全救護工作。夏季期間,我們將在桐山溪兩岸設立四個臺,在傍晚4點至7點的時段,派義務救生員進行值守。”
守護母親河的環保監督員
數年前的桐山溪污染嚴重水質惡化,如今的桐山溪水質由濁返清,水面潔凈,溪中的鯉魚自由游弋、沿岸綠樹成蔭花木青蔥。但是這和諧美麗的畫面時而也會被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所破壞。市游泳協會立足保護母親河,積極付諸于行動。
“在環境保護方面,我們協會會協助政府有關執法部門保護母親河。”市游泳協會副秘書長鄭智強說,協會組織會員不定期對桐山溪上游進行巡視,在檢查是否有養豬場或工廠、采石場等污染源存在的同時,協助有關部門對上游的污染物進行清理整治。“普后上游的采沙場取締后又死灰復燃,我們向環保部門反映,而后再次取締。”鄭智強說。
該協會每個月都會號召會員們進行專門的環保活動,會員也會隨時隨地注重環保。在游泳時,一旦發現河面上漂浮的垃圾,他們都會隨手撈走。不僅僅是垃圾,該協會也注重對母親河內的生態平衡的保護。
“近年來我市的市民在桐山溪內放生了不少物種,但是我們覺得放生也要有度、科學,生態才會平衡。同時也要考慮到桐山溪是市民暢游的場所,不適合放生蛇類等危險的物種。”鄭智強介紹說,協會會員在桐山溪捕撈到不少會破壞本地生態平衡的物種,也曾及時阻攔市民將5袋蛇放生到桐山溪。
閩浙邊界體育文化的交流員
他們堅持不斷的游泳,為的是讓身體素質與身心健康得到更絢麗的拓展,在春夏秋冬中磨礪著那份堅韌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在暢游中感受和體驗著那份不一樣的精彩。就是在這種氛圍的熏染下,市游泳協會從成立之初的40多人發展到現在,會員已擴增為300多人,并設有沙埕、白琳、太姥山三個分會。
據悉,市游泳協會自成立以來,倡導“健身、奉獻、環保、文明”的宗旨,積極開展以游泳運動為中心的各項全民健身活動。該協會積極參與閩浙邊界及全國各地的體育交流活動,并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該協會還成功舉辦了第六屆東南地區海峽兩岸冬泳聯誼賽,和多次“桐江春節冬泳邀請賽”等大小賽事,成為閩浙邊界的體育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平臺。
自成立以來,市游泳協會多次全國性或區域性的比賽,獲得不俗的成績,如:在今年3月16日舉行的以“保護母親河、與全運會同行”為主題的第七屆桐江冬泳邀請賽上,該協會代表隊獲得6×300米蛙泳接力賽冠軍;在第六屆東南地區海峽兩岸冬泳聯誼賽上該協會獲得團體第二名……
游泳在是項全民健身的運動,市游泳協會正是這樣一個有機的載體,它弘揚著游泳健身的意義,傳遞著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它將帶動更多的游泳愛好者加盟其中,倡導全民健身運動。□ 本報記者 汪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