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6月29日,太姥大道地下人防商業城項目正式開工興建。顧名思義,地下人防商業城項目建成后,平時作為商業街市、地下街道和地下停車場使用,戰時作為城市人員和物資的掩蔽處。
在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城市經濟跨越發展與城市土地資源稀缺、城市交通壓力日益增大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地下人防商業城的開發與利用因兼具極高的戰備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成為城市發展的趨勢和潮流。可以預見,太姥大道地下人防商業城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市又一處標志性建筑,形成地面地下雙層互動式、立體化的繁華商業中心,同時大大緩解城區地面交通壓力,提升城市總體防護能力,拓展城市功能。
本報《民情直通車》欄目自本期起推出“聚焦:太姥大道地下人防商業城——崛起的地下新城”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可有效利用城市的縱深空間
“在太姥大道建地下人防商業城,有其多方面優勢。”經實地調查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專家們得出這樣的結論。
8月11日20時30分許,市民陳先生欲前往百益家超市購物,但停車成了問題。陳在超市門口卸下了家人后,自己則開著小車在南大路逗圈,大約逗留了10多分鐘后,最終懷著忐忑的心情,不得已把車停留在一處人流量稍小的路邊。近年來,隨著福鼎經濟、社會發展,市區人口不斷聚集,城市化程度不斷加快,繁榮了商業經濟,但相應的配套設施一直難以跟上。
中山路到南大路一帶,是目前我市重要的核心商圈。但在這個區域里,經營面積還不到40000平方米。由于受制于場地等原因,許多大型休閑購物廣場無法進來。有業內人士透露,永輝超市、蘇寧電器等商家曾有意進駐福鼎市區,但他們分別提出的8000平米和3000平米的場地條件難以得到滿足,最終使這些合作項目不得不擱淺。“政府有意拓展核心區域發展空間,也樂意引進一些大型休閑購物項目,但受場地限制,一直無法完成。”相關部門的一位負責同志說,這其中原因主要由福鼎核心城區“兩山夾一溪”的城市格局所決定的,城市空間相對局促,于是出現了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擁堵等現象。尤其是太姥大道,雖然號稱“50米大道”,但一直以來地面空間無法拓展,交通擁堵無法解決,無論是人防還是商業地面幾乎沒有拓展空間。
鑒于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在一個城市橫向發展到一定規模之時,迫使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全方位、更有效地利用城市的縱深空間。于是,綜合開發城市地下空間這種新型國土資源的課題日顯重要。我市充分利用城區的地形地貌,借鑒國內許多城市地下人防商業城建設的成功經驗,在太姥大道建地下人防商業城。據了解,整個工程地下2層,長度約735米,總建筑面積5521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土木工程部分)概算約為4.6億元。建成后有利于豐富核心商業區,也給市民更多的商業消費體驗。“我們既要拓展、提升商業空間和價值,又要考慮到人防的要求。”有關負責人說。
目前,我市人防避難比例還很低,此次以地下商業城建設為契機,同時將大姥大道地下人防商業城建設為永久性戰備工程,具有防空、抗核、防化等可靠的防護能力,一旦戰事或災難性事故發生,將成為市民掩蔽的最佳場所。該項目拓展了福鼎城市核心區域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給發展中的福鼎市民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