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位于太姥山鎮水井頭工業項目集中區內的福建意邁達鞋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員工們為出口俄羅斯的一批產品而趕時間節點。在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意邁達鞋業仍然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今年上半年共完成出口產值600多萬美元。
除了意邁達,海鷗水產等園區內涉及出口的企業發展業績也不錯。據統計,1—6月份,全鎮實現出口交貨值7.38億元,比增16.4%。
在全市1527平方公里的陸地版圖和廣袤的海域中,太姥山鎮的優勢地位極其明顯。她西、北與磻溪、白琳兩鎮依山為鄰,東連店下鎮直達沙埕港,是環太姥山旅游經濟區域的中心城鎮,同時依托太姥山鎮至店下、龍安的疏港公路與如火如荼推進的環沙埕港經濟開發區緊密連起一個整體;往南,建設中的沈海高速柏洋互通口又將太姥山鎮與文渡工業項目區、與硤門鄉形成合一發展的格局。市域經濟三大核心版塊,太姥山鎮獨占兩元,這是優勢,是機遇。
針對城鎮產業結構、資源優勢和區位等特點,該鎮采取“提質”抓工業“增效”抓農業“搞活”抓三產等措施,全鎮三產協調推進,為經濟發展積蓄后勁。太姥山鎮在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同時,工農業等也風生水起。今年以來,該鎮結合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目標任務,負重自強,銳意進取,各項經濟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上半年,全鎮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8.05億元,比增22.02%,完成全年任務數的50.85%。
汽車駛入水井頭工業項目集中區48米主干道,整齊的規劃、對稱的綠化、安靜的空間、清新的空氣,一下子打破了人們對工業的“固定思維”。若不是沿途接連出現的企業招牌,還真讓人誤看成一個大的居住區。該工業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推進”的總體思路,堅持引進無廢水、無廢氣、無煙囪的企業。正是這種過硬的硬環境,吸引了一大批高質量的精品企業入駐。在培育壯大原的工業的基礎上,今年還引進了創能科技項目,鑫龍機車三期、鑫中順、康宏機車、奇峰針織等落地項目也正在抓緊建設中。
“沿海片區得到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忘發展山區。”太姥山鎮鎮長陳維峰說,孔坪村就是一個例子。車子過了太姥山鎮,沿著太姥山南側的蜿蜒山路行駛,很快海拔550米的孔坪村就出現在眼前。村干部曾經為這個省級貧困村的發展想盡了法子。在鎮領導的支持下,經過多方磋商,今年引進了金線蓮種植項目,帶動了當地村民致富。與此同時,該鎮還整合瀲城、屯頭等村林地、山地資源,發展里岙果場休閑體驗農業園及瀲城高優休閑農業觀光園等;培育壯大海鷗、海川、乾豐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積極引導特色種養業,創建了閩東山羊良種羊繁育場、天湖千畝茶葉基地、新盛大型畜牧業養殖基地等。
此外還挖掘工業旅游新增長點,推進牛郎崗國家4A級景區創建工作等,進一步推動第三產業發展。
“企業引進來后,我們應該給他們以優質的服務,促使企業做強做大。”太姥山鎮黨委副書記王順年說。據了解,今年以來,太姥山鎮多次召開班子擴大會議和專題會議,牽頭組成企業工作隊,限定每個項目完成的時間節點,并明確各小組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配合。每周召集開班子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一次項目推進會,針對土地“安征遷”、項目審批、報建等突出問題,主動對接,積極破解,確保入駐企業按時完成供地、建設和按期投產。同時在園區附近高標準建設二小、公園、商品房、水井頭商鋪等滿足企業工人居住、休閑、購物及子女就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