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雷順號)7日1時15分,臺風“菲特”在福鼎市沙埕鎮登陸。
上午7點,通往沙埕鎮方向的縣道973公路剛剛恢復正常通行。道路兩旁,被暴風撕裂的廣告牌、攔腰折斷的樹木、傾倒的電線桿,被水淹沒的農田,隨處可見,無不顯示著這次強臺風來勢之猛烈。記者在公路上看到,沿線鄉鎮正在組織了干部群眾搶修水毀路段,清理障礙物。
沙埕鎮鎮長陳曉龍介紹說,鎮里組織了16支搶險應急分隊,在漁船最多、漁排最多的12個村各派駐一支分隊,另外2支分別把守海堤和水庫,一支留在地處低洼地帶的鎮區,作為機動救援隊隨時準備往出現險情的地點運送救災物資。臺風一登陸,鎮里立刻通知各個村和各支應急分隊,在臺風警報解除前按防臺風預案繼續保持戰備狀態。
“臺風登陸了,加上風雨都不大,群眾容易出現麻痹思想,但危險仍然存在。這一階段的工作是最難做的,所以我們第一時間發出通知,要求干部和應急隊伍要繼續把工作做實做細,嚴防死守。”陳曉龍說。
“臺風馬上就要在沙埕港登陸,你們必須抓緊時間作最后一次排查,確保人員安全轉移并得到安置。” 臺風登陸前,沙埕港風平浪靜,但鎮黨委書記蔡建衛還是再次給各駐村干部打電話,讓他們在臺風登陸前再次查漏補缺,確保百姓安全。在鎮政府大院里,所有待命的干部全部出發,去檢查轉移安置工作,他們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合眼。“菲特”登陸時,沙埕鎮120多名村鎮干部,正在風雨中巡邏。陳曉龍說,全鎮從各處轉移出來的群眾3000多人,如何保證他們留在安置點和親戚朋友家里至關重要,有很多工作要做。
臺風登陸不久,沙埕鎮突然像變了一個天,雨被大風刮起橫著到處亂砸。站在沙埕一級漁港碼頭附近,可以看到大風掀起的大浪不斷撞擊著碼頭。由鎮、村和當地邊防派出所人員組成的巡邏人員不時從碼頭附近穿行而過。一位巡邏干部說,碼頭附近風大浪高,巡邏任務比較重,在臺風登陸前后,必須確保不能有人靠近。
沙埕鎮澳口村78歲的村民陳定龍驚魂甫定,“自2006年桑美臺風之后,六七年都沒遇到過這么大的風”。澳口村位于靠海邊的山坡上,臺風頻發,因此這里的民居大都用石頭砌墻,屋頂的瓦片用石塊壓實,可沒想到陳定龍家的兩層小樓還是被臺風撞碎了窗玻璃,一家5口到旁邊鄰居家提心吊膽地擠了一夜。7日一大早,沙埕鎮駐村干部趕來告訴陳老漢,已經為他們一家安排好了臨時住處,就住在村委會辦公樓,現在正打掃收拾,一會兒就可以搬過去。
“政府替我們想得真周到”。對于受災群眾中的特困戶、孤寡老人,鎮里排出名單,集中救助,送去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水和食物。在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保證他們喝上清潔水、吃飽飯、睡好覺的同時,災區基礎設施搶修、生產恢復、衛生防疫、傷員救治、社會穩定等各項工作都在緊張有序地展開。
沙埕鎮機關干部劉端富告訴記者,在抗擊臺風中,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再濕,連續兩天仍顧不上回家換一身衣服。陳曉龍說,從6日下午開始,全體機關人員都堅守在抗臺第一線,到7日凌晨三四點風勢才有所減弱,許多人整晚基本沒睡覺,只在辦公室稍稍歇了一會,一大早又趕到各村,與村干部一起,幫助群眾和企業開展生產自救。
經過搶修,災區的供電正在逐步恢復。被刮倒在道路上的樹木基本清理完畢,一些損毀的廣告牌、燈箱等也被逐一清理,消除安全隱患。為防止流行性腸道傳染疾病發生,衛生大掃除正在進行,各村設消毒員,向農戶發放漂白精,在受災的水庫、水井等處用漂白粉消毒。
據悉,在防抗“菲特”中,福鼎市共投入1000多名民兵、武警官兵對地災點進行反復巡查,民兵按20人一個分隊、10個人一個小組編制,與當地干部一起成功轉移了地災點或危房群眾3萬多名,組織3817艘漁船歸港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