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看工業項目區二期
姚雙霞和村民老許在村道上聊天
在老黨員家中聊天
本報訊(汪晶晶)“我們今天來就是想讓你說說對我們市里的、鎮上的,還有村里的領導干部們在作風方面的建議和意見。”
“干部們都挺好的,我就希望鎮上或者村里能將這周圍的環境衛生給整一整,再建設個公廁,因為我們村是交界處,很多遠途車在這停車,乘客都沒地方上廁所,很不方便。”
這是4月4日上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姚雙霞與貫嶺鎮分關村村民李梯宗的對話。當日,姚雙霞帶領市宣傳部及文體局領導班子成員深入貫嶺鎮分關村,開展改“四風”訪民情,四下基層聚“民心”活動。據悉,此項活動是我市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通過開展走村入戶,掌握民情民意,解決一批黨員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的突出問題,從而使群眾訴求表達渠道進一步暢通,使黨員、干部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改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
在分關村下羅自然村的村道上,一個村民正提著一水桶的茶葉迎面走來,姚雙霞迎了上去,用方言和他拉起了家常。“現在茶葉行情應該還不錯吧,目前共收了多少錢啊?”姚雙霞從村民的水桶中拿出茶葉看了看,問道。“已經收了2000元了。”村民邊說邊引領姚雙霞去他家。走進該村民家中,姚雙霞又和村民妻子攀談,了解家中的農業生產、生活及收入情況。“那老許你對我們干部有什么建議和意見呢?”“鎮村干部都很好,我也很支持我們村的家具產業園建設。”
走出老許家,姚雙霞一行又來到老黨員俞俊侯家中,大家圍坐在一起,聊起天。
“現在的貫嶺鎮發展得很不錯啊……” 一坐下,俞俊侯就打開了話匣子,憶曾經,話現在。他還建議說,這樣的進村入戶活動應該多多開展,干部應該和群眾多溝通,而且入戶時間應該選擇在晚上,因為農忙時期,村民白天都不在家,晚上才有時間。
當日,姚雙霞一行共走訪了10多戶村民。在走訪中,他們從村民農業生產情況、人均收入到住房條件等方面,每一項都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將村民所提的意見和建議清清楚楚地記在入戶調查登記表上。
此外,姚雙霞一行還實地察看了貫嶺工業項目區二期建設情況,并深入工業項目區一期的紡織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并前往貫嶺鎮分關村,察看了分關村古城墻、農家書屋及分關新村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