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人大辦)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人大堅持做到“五個相結合”,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年以來,共召開常委會會議3次,常委會主任(擴大)會議5次,組織開展專題視察調研10次,先后修訂和完善了常委會及機關各項規章制度10項,實現了兩不誤、兩促進。
堅持理論學習與黨史教育相結合。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學習中央規定的學習材料,觀看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和《黨的生命線》視頻,到福鼎革命老區店下鎮筼筜村、佳陽鄉周山村等紅色教育基地觀摩學習活動,要求每位黨員干部撰寫1至2篇學習心得體會,設立學習專欄,互相學習交流。
堅持查擺“四風”與轉變作風相結合。查擺“四風”扣緊“嚴”字,先后召開3場查擺“四風”專題會議,常委會領導分片走訪各級代表,帶頭查擺個人“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征集意見堅持“廣”字,設置征求意見箱、開通征求意見專線電話和電子郵箱,先后召開各級人大代表、鄉鎮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一府兩院”對口聯系單位負責人及機關離退休干部意見征求意見會,發出征求意見函
等途徑廣泛收集人大代表建議和人民群眾訴求,已征求到85條意見,其中“四風”問題12條;轉變作風體現“實”字,從活動一開始,常委會黨組就先行梳理確定了5個“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項目,黨組主要領導親自抓整改,做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
堅持了解民情與化解民憂相結合。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市人大常委會陳興華主任帶領調研組輕車簡從,深入佳陽、沙埕、桐城、貫嶺等鄉鎮(街道)及市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為期2天的視察調研,召開5場座談會,與基層干部,企業代表和群眾進行交流,了解當前群眾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和領導干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4月3日開始,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領機關黨員干部集中10天時間,深入店下鎮溪美村、菰北村開展“改‘四風’訪民情、四下基層聚民心”活動,入戶走訪,找準群眾關切問題,傾聽群眾心聲。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對基層群眾反映的干部“四風”方面的問題和當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匯總整理,共5大類125條。
堅持依法監督與服務發展相結合。有序開展監督工作。根據2014年常委會工作要點和時段安排,共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15項專項工作報告,組織開展2部法律執法檢查和
9項專題工作調研。及時增加監督內容。3月20日,市人大常委會陳興華主任帶領調研組,先后到市工商局、質監局調研,重點聽取茶葉質量監管工作的情況匯報,對加強茶葉生產加工質量安全監管,維護茶產業健康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配合市委市政府開展全市“兩違”(違法占地和違法建設)整治行動, 3月25日,市人大常委會及時組織視察調研組,深入城區三個街道開展市區“兩違”情況視察調研活動,并根據調研情況向市委提出四點建設性意見。
堅持機關建設與建章立制相結合。認真落實學習制度,強化服務意識,加強制度建設。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先后修訂完善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和代表聯系群眾工作的意見》、《關于人大代表活動站活動經費使用的暫行規定》、《關于成立專題工作審議組的決定》《關于人大機關學習制度》以及人大機關考勤、財務管理、公車管理、來客接待等10項規章制度,促使機關作風建設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