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深入我市開展“四下基層、四解四促”活動,專題調研合成革產業污染治理問題。廖小軍強調,要認真落實國家、省里相關法規政策和省領導的指示要求,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加大技改整改力度,加快推進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清潔生產,促進產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建設“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的全面小康社會。寧德市領導藍興貴、林峰雪參加調研,我市領導陳其春、包江蘇、林乃平一同調研。
廖小軍深入我市的文渡項目區、龍安開發區,實地察看了解煜升、歐榮、華夏、大成等合成革企業生產經營、污染治理情況,并專門召集合成革行業企業家進行座談,廣泛聽取企業家與有關部門的意見建議,就如何推動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清潔生產具體而又深入地進行研究探討。
座談中,廖小軍指出,合成革產業曾是國家支持發展的產業,是當前生產發展需要的產業,有市場、有需求。寧德市委市政府對合成革企業污染治理問題始終高度重視,在合成革產業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嚴格監管,多數企業通過改造升級,基本上實現了“基本達標排放、基本符合規范”的要求。但由于一些企業自律不夠以及生產工藝落后等原因,還存在著廢氣、廢水排放不達標,固(危)廢處理不規范等問題。新形勢下,依照國家《環保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和省里關于合成革企業準入門檻、工藝技術、污染治理、清潔生產的新的規范,對合成革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嚴格的要求。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下決心進行技術改造、調整優化、轉型升級,解決好合成革產業的污染問題,使產業發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省里的規范要求。
廖小軍指出,推進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清潔生產既是政府的希望和要求,也是企業自身規范生產、提升競爭力、做大做強做優的需要。當前,要針對合成革產業環保方面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現行的法律法規和省市的要求,抓緊確定整改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計劃,進行技改、整頓、整合,爭取用兩到三年時間,通過技改整改,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清潔生產。希望每個園區在3個月內拿出方案上報,爭取半年內獲批,一年內項目要開工建設,兩年內實現投用達標。為達到清潔生產的要求,建議通過規劃實施“2+2”計劃來發展合成革產業,即在福鼎、霞浦兩地,按照科學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原則,各確定兩個專業園區,分別作為原料生產基地和深度加工基地,整合企業進行專業化生產。在實施過程中,首先要做好規劃,逐個園區、逐個企業制定具體的技改、整改實施方案、工作計劃和明確的時間節點要求、更高的工藝技改標準。在治理廢水上,要以工業區所在地的政府為第一責任人,在原有集中處理、基本達標排放的基礎上,強化監管,規范管理,確保100%達標排放;在治理廢氣上,要以生產企業為主,對煤改氣、煤改電、集中供熱供電等方案全面測算比選,選擇最科學合理經濟效益方案進行改造;在固廢物處理上,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從近期、中遠期考慮醫療廢棄物處理方式,及時啟動項目建設。轉型升級上,可以采取企業置換、騰籠換鳥、二次招商、企業轉行、退二進三、政府收儲和鼓勵深度加工、延伸產業鏈等方式,推動合成革產業科學健康發展。政府將研究出臺政策支持企業進行轉型升級、清潔生產,尤其在項目立項審批、用地規劃、資金補助、稅費優惠、爭取上級及金融機構支持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支持。
廖小軍說,多年來寧德的合成革產業為地方發展做出了貢獻,發展合成革產業是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客觀需要。我們要把合成革產業作為寧德的支柱產業來引導和扶持,政府與企業之間要不斷增進共識,共同做好合成革產業轉型升級、清潔生產工作。在通過技改整改提升合成革產業水平,研究確定有明確時間節點要求的“三廢”治理行動計劃,加快進行
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向上爭取政策,加快中下游產業發展,在新的產業園區形成后企業嚴格自律、遵守清潔生產要求等方面,不斷深化認識、形成共識,共同朝著在寧德打造500億元合成革產業的目標不斷努力。
寧德市領導藍興貴、林峰雪;我市領導陳其春、包江蘇、葉梅生、連建群、王上秀、林乃平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