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聯會現場
前岐記者站授牌
7月25日下午,市新聞中心前岐記者站授牌儀式暨2013-2014年度通聯會在前岐鎮舉行。來自各鄉鎮(街道、龍安)、市直有關部門及新聞中心的60多名編輯記者、通訊員成了會議的主角。
新聞中心通聯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它是我市新聞從業者的一次大聚會,是增進新聞中心編輯、記者與通訊員感情,加強新聞業務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今年的通聯會恰逢前岐記者站成立,這為通聯會增加了一項重要內容。這兩年新聞中心相繼成立了“環太姥山”、“茶鄉新聞”、“閩浙邊界”、“桐江兩岸”記者站,將新聞觸角伸向了全市17個鄉鎮,讓新聞報道更接地氣。
前岐鎮記者站系新聞中心派出機構,其工作職責主要是立足前岐鎮,輻射周邊地區和相關單位,及時發現、采集新聞線索,積極采寫(采拍)新聞稿件,及時向中心和《福鼎周刊》、福鼎新聞網以及上級媒體傳稿。為及時刊發稿件,提升前岐鎮的影響力,新聞中心在旗下平面媒體《福鼎周刊》上每半月開辟前岐新聞專刊,及時刊發該鎮半個月以來的新聞。
近年來,新聞中心堅持“走、轉、改”,把新聞觸角伸向基層,成績斐然。2012年、2013年新聞中心連續兩年蟬聯福建日報社“雙十佳”第一名,市委報道組被評為“十佳報道組”第一名,雷順號同志被評為“十佳通訊員”第一名。僅今年上半年以來就在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海峽都市報》《福建日報》《閩東日報》等中央、海外、省、市以上新聞媒體發稿436篇(幅),其中重頭稿、專題稿件共計50多篇(幅)。《福鼎周刊》即將由每周二期擴為每周三期,內容日益翔實豐富,更接地氣。“福鼎新聞網”作為福鼎新聞門戶網站也越來越有影響力。
會議回顧總結了2013-2014年度新聞通聯工作,并表彰了年度全市優秀通訊員6個、積極通訊員8名,并特邀《閩東日報》前任主編王紹據進行新聞專題輔導。王紹據結合自己多年工作實踐,暢談了自己對記者職責和新聞創新的體會。他說,福鼎年輕一代的采編隊伍正在不斷壯大,激發青年記者身上的創新活力才能讓新聞充滿未來。
會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姚雙霞肯定了新聞中心工作,并與參會新聞工作者一起探討了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面臨的發展形勢,她強調新聞只有不斷創新才有生命力:一、形式創新,新聞中心現在擁有福鼎新聞網、微博等新興媒體,并開始涉足微網站等領域,具備了多種媒體業態。二、內容創新方面,堅持“內容為王”是紙媒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即在爭取不到新聞第一落點的情況下,可以憑借更全面、深入、專業的報道和解讀風格,來吸引讀者。三、融合發展,推進“報紙+視頻+網站+微信+微博”的全媒體發展,從而在新媒體的沖擊面前得以穩住陣腳,繼續發揮傳統報業品牌的應有影響。
“在認真辦好《福鼎周刊》、福鼎新聞網、做好對外宣傳的基礎上,新聞中心還將著力創新傳播內容、運作方式和傳播模式。目前已開始涉足微網站等領域,《福鼎周刊》由每周二期擴為每周三期的前期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以實現新聞服務的觸角更深入向基層延伸。”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林斌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思路。□ 林瑩瑩
參會領導和優秀通訊員合影
參會領導和積極通訊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