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許一凡)9月4日,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宣布省委關于福鼎市委主要領導調整變動的通知。寧德市委副書記、市長隋軍出席會議,寧德市委常委陳其春主持會議,寧德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趙鷹宣布省委決定。經省委研究決定,劉振輝同志任中共福鼎市委委員、常委、書記,陳其春同志不再擔任中共福鼎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
隋軍作重要講話。隋軍指出,福鼎市委主要領導的調整變動,是省委、寧德市委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充分醞釀、反復溝通、通盤考慮、慎重研究做出的決定,是對福鼎市各方面工作的充分肯定,充分體現了省委、寧德市委對福鼎市工作的關心、重視和支持。近年來,在寧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福鼎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按照對接“對接長三角,建設大園區,發展大產業,爭當排頭兵”這一中心工作,縱覽全局,協調各方,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較快發展,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的稱號,2013年還成功晉身年度中國城市旅游競爭力百強縣,為實施環三規劃,建設“六新大寧德”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寧德市委市政府對福鼎市的工作是滿意的。陳其春同志至福鼎工作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團結和帶領各套班子、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完善福鼎市新一輪發展思路和舉措,開拓進取,真抓實干,在組織實施閩浙邊貿工業園和一園十區項目帶動、旅游興市、海洋強市、城市東擴南移面海發展戰略,以及強農惠農、民生改善、基層黨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相信陳其春同志在新的領導崗位上一定會繼續關心和支持福鼎市的工作。劉振輝同志思想政治素質好,經過機關和基層多崗位的鍛煉,有較為豐富的工作經驗,省委和寧德市委認為,劉振輝同志是福鼎市委書記的合適人選,相信劉振輝同志一定會在寧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把福鼎市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隋軍要求,要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在維護團結上做表率,以福鼎的事業為重,講政治、講團結、講紀律,把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省委的決定上來,為福鼎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堅強保證。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在加快發展上當先鋒,在拓展思路中謀求先機,在迎接挑戰中展示作為,努力推動福鼎更快更好發展。要進一步強化為民意識,在增進福祉上走前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本次市委主要領導調整變動為新起點,在全力以赴抓好建設發展的同時,統籌推進民生事業各項工作,讓人民群眾生活的更好。要進一步強化擔當意識,在加強黨建上樹標桿,在改進作風上帶頭擔當,持續深化“四下基層、四解四促”活動,以釘釘子的精神持續抓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整改落實,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在清正廉潔上帶頭擔當,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高壓線,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維護好清風正氣的良好局面。寧德市委相信,在以劉振輝同志為班長的福鼎市委帶領下,福鼎市全市上下一定會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解放思想,謀劃發展,自加壓力,創新創業,為實施環三規劃,建設“六新大寧德”做出新的貢獻。
陳其春、劉振輝分別作表態發言。陳其春表示,堅決擁護省委和寧德市委的決定,衷心感謝組織的培養,并向歷屆福鼎市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各套班子及成員、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和全市59萬父老鄉親的信賴與支持,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他說,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身在什么崗位,都將永遠感念福鼎、情系福鼎,并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努力為福鼎發展盡上綿薄之力,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寧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各套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一定會珍惜好、維護好、發展好福鼎當前的大好形勢,福鼎的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必然會譜寫出新的壯麗篇章,閩浙邊界窗口形象必將會更加清新亮麗,福鼎人民生活必定會更加美滿幸福。
劉振輝說,能夠來福鼎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并將決不辜負省委、寧德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福鼎人民的厚望。他說,當前,福鼎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城鎮化,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堅信在省委、寧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有歷屆市各套班子打下的堅實基礎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福鼎的工作繼續做好,一定能推動福鼎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堅持胸懷大局,勤奮工作,致力發展;要堅持恪盡職守,銘記宗旨,為民服務;要堅持精誠團結,互敬互讓,凝聚合力;要堅持勤勉盡責,求真務實,實干實效;要堅持嚴于律已,接受監督,清正廉潔,在全面建設“六新大寧德”和“百姓富、生態美”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秉承福鼎歷屆領導的好思路、好做法,與福鼎人民同心同德、并肩奮斗,共同創造福鼎更加美好的未來。
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市法院、檢察院主要領導,其他副處級以上干部;副處級以上離退休老同志;各鄉鎮(街道、龍安)黨政正職;市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人民團體、民主黨派、工商聯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