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民人均年純收入不足200元到人均可支配收入37522元,從村財負債43萬元到收入1039萬元,從軟弱渙散的“三無支部”到人人稱贊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福鼎市硤門畬族鄉柏洋村,充分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實現典型赤貧村到小康明星村的華麗嬗變。 20世紀80年代,柏洋村25個自然村,有21個散落在各個山頭,路、電、水不通,是個“偏、窮、難、弱”的典型赤貧村。群眾都渴望甩掉頭頂“貧困鐵帽”,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 1994年,在外經商的王周齊響應鄉政府號召,放棄自己經營多年的生意,回到柏洋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當起了村民的致富“領頭雁”。他回到村里后,抓經濟,清債務,全面推進建設堅強有力的黨支部,短短五年時間,村里不僅還清了債務,還略有盈余。 2000年,乘著沈海高速公路寧德段建設的東風,柏洋村開始實施“造福工程”,動員山上的群眾搬遷安置到高速公路沿線的永加崗自然村,田頭自然村村民雷增喜就是這時候從山上搬下來的。 下山前,雷增喜全家年純收入不足5000元,經過發展,雷增喜住起了新房,種上了苦柑、白茶、黃梔子等,如今,年收入達到了30多萬元,日子愈發紅火。 要致富,先修路。柏洋村兩委深知路網建設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近幾年在補齊交通路網短板方面鉚足干勁,實現21個自然村間閉合路網,通路率達百分之百。路網通了,在田頭自然村的帶動下,鄰近的東溪自然村也開始種起了甌柑,甌柑成了村民的致富樹。 “辦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發展有恒心、為民有愛心、團結有誠心。”這句柏洋村民人人都爛熟于心的話,蘊含著柏洋的“致富密碼”。 20多年來,柏洋村上下一心,牢記囑托,搶抓福寧高速建設、浙南產業轉移、溫福鐵路和寧德核電站建設四大機遇,不斷完善發展規劃,帶領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致富。 在核電項目落地后,柏洋村主動做好寧德核電的配套生活服務工作,每年為村財增加520萬元收入,形成“以產帶村,以村促產”的互動發展模式。2018年率先實現全面小康,提前交卷。 2022年,柏洋村實現社會生產總值23億元,村集體收入1039.3萬元,成為寧德市首個村集體經濟突破一千萬元的行政村。同時,柏洋村還先后摘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從擺脫貧困到全面小康,如今,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柏洋村又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近年來,柏洋村不斷加大教育、衛生、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為村民辦理新農保、新農合、人身意外險和基本養老金等;惠民項目不斷建成,社會保障不斷完善,一步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黨的二十大為鄉村振興描繪了新藍圖、指明了新方向。柏洋村將繼續以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村為目標,建設共富、宜居、幸福、和諧、團結的新柏洋,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都不落下”。

主題教育丨這樣的社團活動,誰能不心動
福鼎:揚帆風正勁,奮楫闊步行
福建省鄉村振興局最新公布!漁井上榜!
無欠薪標桿!福鼎這8個項目上榜→
黨員冠名工作室丨劉端富黨員工作室
福鼎代表團審議《寧德市政府工作報告》
福鼎市汽摩配產業園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完
沙埕:聚焦問題破瓶頸 攻堅克難促發展
一城文明風 滿目和諧景——我市持續深
福鼎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高清)頻道正式開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工作方案》
重要提醒!在微信朋友圈里做這件事,涉嫌違
男子非法售賣偷拍設備!福鼎法院判了→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網絡中國節?中秋】餅花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