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指長期存在且難以治愈的一類疾病,高危因素有吸煙、飲酒、不健康飲食等,常見有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病、高血脂癥、糖尿病等,針對具體疾病進行治療,需長期應用藥物。 注意啦,慢性病不是一個病,而是一類疾病! 二、慢性病的危害 1、危害人體的意志力、抵抗力,通常慢性病的主要危害是損害人體的意志力,導致抵抗力下降。 2、死亡率高,在中國,85%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率為65%。 3、心功能衰竭,有的慢性病還會引起各個器官的功能衰竭,還會導致發生哮喘引起肺功能的纖維化,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4、不斷加重經濟負擔,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且醫療費用昂貴,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慢病中經濟負擔和經濟風險較大的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 5、易造成傷殘,主要能造成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易造成傷殘。 6、造成焦慮、抑郁,慢性病的危害通常會造成焦慮、抑郁等。慢病危害主要是腦、心、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傷,容易造成殘疾,患者會出現焦慮和抑郁甚至無精打采的癥狀。 7、心臟的損害,比較常見的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8、腎臟的損害,主要容易引起腎功能的衰竭,若出現并發癥,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影響,比如肢體癱瘓、生活不能自理。 9、腦的損害,如腦血管病變、動脈硬化,嚴重的會出現腦卒中,導致肢體活動障礙、單側偏癱。 10、易誘發并發癥,糖尿病可能會出現感染、酮癥酸中毒、腎病、視網膜病變等,高血壓可能并發冠心病、腦出血等,冠心病可能出現心力衰竭、心率失常、腦供血不足等。 三、慢性病的預防 1、合理飲食,合理安排每日熱量攝入,優化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優質蛋白攝入,注重礦物質和維生素攝入,選擇健康脂肪攝入,適量攝入鈉鹽。 2、膳食均衡,平衡膳食,食物多樣、谷類為主,保持飲食多樣化,以確保攝入各種營養素。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糧食、肉類等來實現飲食的豐富多樣。 3、適量運動,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根據身體狀況,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運動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預防和降低血糖、血壓和血脂,提高心血管健康。 4、戒煙限酒,吸煙和被動吸煙會導致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過量飲酒可導致急性酒精中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發生的危險,應適量飲酒。 5、心理平衡,保持愉悅心情,減輕壓力,放松自己。可以嘗試進行冥想、呼吸訓練、心理輔導等方法緩解壓力。 6、足夠睡眠,生活作息要規律,少通宵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形成規律的作息習慣。良好的作息對預防慢性病具有重要意義。 7、三減三健,“三減三鍵”是指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①減鹽:食鹽推薦每天攝入量 5克;②減油:烹調油推薦每天攝入量 25~30 克;③減糖:糖推薦每天攝入量 25 克以下;④健康口腔:早晚勤刷牙,刷牙與心腦疾病、關節炎、支氣管炎、糖尿病、老年癡呆等相關,口腔健康有助于改善多種疾病癥狀。⑤健康體重:健康體重就是預防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癥,都和體重密切相關;⑥健康骨骼:適量運動能夠起到提高骨強度的作用,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對預防骨質疏松有益。 8、自我監測,經常測體重、體溫、脈搏、血壓、身體力量、腰圍、淺表淋巴結、乳腺包塊、大小便及潛血。堅持血糖、血壓、血脂監測。 9、定期體檢,定期每年體檢檢測脂肪率、肺活量、血常規、血脂、血糖、尿酸、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腹部超聲、胸部X線等。 10、積極治療,及時就診,規范治療,合理用藥,預防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