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 新華社記者 曲振東 編制
新華網北京6月27日電(記者何雨欣 侯雪靜)中國社會保障基金27日發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該基金資產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1060.37億元。2012年該基金投資收益率為7.01%,基金成立以來年均投資收益率8.29%,跑贏同期通貨膨脹率。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國社保基金的成立主要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求,彌補因為養老制度轉軌帶來的養老金缺口,目前基金的資產規模還有待進一步做大,而基金也將在中國養老金投資運營上不斷進行制度探索。 中國社保基金目前管理的資金主要包括三部分:中央政府集中的國家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9個試點省(區、市)委托管理的做實個人賬戶中央補助資金;受廣東委托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金,后兩者均是受地方委托管理。 “1萬億元資產,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約8900多億元,約合1500億美元,從國際社會比較看,體量差距很大。”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鄭秉文說,中國老齡化支付高峰的財政壓力和制度壓力仍很大。 中國目前的養老金體系有三大支柱,除了中國社保基金,還包括一些有條件企業建立的企業年金以及分散在各地方的基本養老金,但是在這三者中,基本養老金累計結余2.37萬億元,所占比重在六成以上,是中國社保制度的塔底。 中國目前實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與舊制度轉軌中,在資金不足的條件下,為支付當期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就占用一些在職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金,由此形成收支缺口,中國社保基金成立主要就是為了彌補缺口。 目前,對于中國基本養老金的缺口有多大,各方說法不一。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曾表示,在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支持下,總體上說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大于支出,當期不存在基金缺口問題。 “然而,當期沒有缺口并不代表將來不會出現缺口。”胡曉義坦言,隨著老齡化程度的提高——領錢的人相對增多,繳費的人相對減少——基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