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固機隊副隊長劉京俊在貨場指揮。他帶領的突擊隊苦練技能,相繼練就了“京俊攀峰” “勇攀高峰”“毫米神功”等10余項絕活,被評為CCTV2011年度十大“三農人物”。 這里是碼頭工人創造的崗位奇跡: ——許振超和“振超團隊”創出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并先后8次刷新; ——孫波和“孫波團隊”創出鐵礦石裝卸世界紀錄,并先后19次刷新;這里是時代工人夢想成真的舞臺: ——上千農民工在城市安家,圓了他們的個人夢; ——上萬工人在崗位上成長,實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價值。這里是青島港。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這里匯聚了夢想的力量
“港口給我舞臺,我還港口精彩”。青島港給了職工實現個人夢的舞臺,職工們的努力奮斗,也讓青島港躋身世界強港之列的夢想一步步走向現實。
來到青島港前港公司裝卸一隊和三隊的駐地,記者發現這里一個班組一個小院,院里還有涼亭假山、池水金魚。
經理張再春告訴記者,以前這里就是一片洼地。他當上經理后,發誓一定要在三年時間內讓前港區大變樣,讓工友們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
冬天打凍煤,他領著工友們帶頭上,為了多創點效益給港區改造攢點錢;夏天,他又帶著工友們撿磚頭、廢料,作為港區改造的材料。三年時間,前港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和職工的心血和汗水也為青島港成為鐵礦石進口世界第一大港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只有把感情全部放在工人身上,工人才能把干勁放在工作上。”張再春說。
見證了港口發展壯大的碼頭工人永遠不會忘記,伴隨著改革開放,青島港吞吐量從1978年的2000萬噸,到2012年的4億噸,居全球第七位。集裝箱貨物從1978年的幾十個標準箱,到2012年達到了1450萬標準箱,居全球第八位。
“個人的前途與國家命運、港口命運息息相關,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港口好,公司好,我們才會好。”大港公司機械六隊唐海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