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活動室里,十幾位村民代表正在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提意見。“都提了什么意見?”總書記問。
駐村工作組馬琳一一匯報……每聽一條意見,總書記都詳細追問,具體了解存在的困難,叮囑地方干部切實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問題。
促進少數民族就業是新疆民生之本、穩定之基,是增加群眾收入、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關鍵一環。在村便民服務中心,總書記向工作人員詳細了解就業幫扶情況,表示“就業工作最要緊”,要抓緊抓好。
“我們要有一個堅強的基層政權。”總書記叮囑身邊的干部,“希望你們搞好干部培養,積極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村黨支部建設好。希望你們的生活像剛演奏的樂曲一樣:最美還是我們新疆!”
4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新疆考察。這是4月28日下午,習近平在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察看果品展示。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新疆素有“水果之鄉”的美譽。28日下午,總書記來到烏魯木齊的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線上建網站、網店,線下在各地建立展示直銷中心,發展連鎖店、加盟店等方式,快速銷售1000多個以果產品為主的名優特農產品,年加工、物流配送100萬噸,去年銷售額近15億元。
展廳內,各種干果產品琳瑯滿目,總書記邊聽介紹邊應邀品嘗,夸贊樹上干杏“別有風味”、若羌棗“味道好”。拿起袋裝葡萄干,他問:“沒用化肥吧?”看到一包和田大棗標價190元,他問老百姓能得到多少收益。“你們有品牌嗎?”“新疆果品和中亞趨同,如何進一步打造優勢?”……
臨別時,總書記說,辦好物流企業,對產業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希望你們繼續努力,把新疆特色資源進一步開發好,為促進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多作貢獻。
28日下午,總書記同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蘇、巴州等南疆5個地州的負責同志座談。他語重心長地說,南疆發展要因地制宜,糧食、棉花、果業、牧草業和畜牧業覆蓋絕大多數農戶,要教會農牧民先進生產技術和市場經營方式,幫助農民增加收益。絲綢、地毯、和田玉,都是發展方向,一定要抓出實際效果。一招鮮,吃遍天,一村一業,一鄉一品,農民就會受益于此。
總書記強調,發展二、三產業,開發項目、建設重點工程,無論誰投資,都要注重增加當地群眾就業,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辦教育、衛生、水利、交通等民生實事,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做得到才說,說了就做到,使民生工程真正成為民心工程。要通過抓發展、惠民生,讓群眾有事干、有錢掙、有盼頭,日子越過越好。
新疆,地處古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帶。去年9月,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四國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
這次考察途中,他強調,新疆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把自身的區域性對外開放戰略融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去。
“如果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起來,新疆將可能成為繁華的中心。不要說別的,烏魯木齊現在是方圓1500公里最大的城市,到那時,將是一個怎樣的景象?”總書記的描述,深深鼓舞著新疆各族干部群眾。
“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
“天山雪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
自古以來,新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千百年來,幾十個民族在天山南北遼闊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和睦相處,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為增進各民族了解和溝通,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多年來,新疆持續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和本民族語言的雙語教學,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