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聶昱冰
五天時間,從西安走到了延安。七十年前,我們打贏了一場戰爭,這場仗整整打了八年,無數英雄兒女舍身報國,最終換來了今天中國的繁榮富強、長治久安。
西安城里的七賢莊是當年八路軍的聯絡處,源源不斷為抗日前線輸送各種物資和戰士。照金的薛家寨,是當年紅軍游擊隊的營地,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就是從這里發展壯大了起來。延安,是八年抗戰時的領導核心,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就住在那些狹小的窯洞里,向各條抗日戰線發布指令,指揮作戰。
走過這一處處地方,有很多次,我在走路抬起腿來的時候,都會突然停住,認真看一看馬上就要踩住的這一小塊土地,不敢輕易落足,因為我不敢細想,就在這一小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什么。也許,就有炮彈落在過這里;也許,就有戰士犧牲在這里。一趟陜西之行,讓我真切地明白了,什么叫:一寸江山一寸血。
在安吳堡青訓班,看著朱德總司令留下的題字:“學好本領上前線”。看著青訓班畢業證上印著的激情昂揚的文字:“聚在這兒我們上了生命的第一課;再會吧我們到戰場上去上第二課!我們將親見祖國在血里得到自由,我們將在燦爛的樂園里上第三課”。能清晰感受到,在那時的戰火硝煙中,每一個青年都是毫無畏懼地投身戰場、壯懷激烈。這激情足以點燃每一顆心、每一個人。
歷史不能遺忘,抗戰永遠銘刻。但對歷史、對戰爭的記憶,不是為了沉湎于其中,也不應只是簡簡單單追憶緬懷。
銘刻,是為了讓我們牢記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把“落后就要挨打”這個事實當做警鐘長鳴不斷;記憶,是為了讓那份對國家民族炙熱的情感和激情不會隨著戰火一起消散,而是注入到我們每一代青年的心靈之中。
成長于戰爭時代的人們,曾經有信心親見祖國得到自由,人民將躋身燦爛的樂園。現在,我們就是在“燦爛的樂園”中出生長大,為什么不能大聲喊出與他們同樣激昂的誓言:“昨天,我們在窗明幾凈的校園中上了第一課;今天,我們在建設‘中國夢’的道路上上第二課;未來,我們在中國實現了偉大復興的歷史豐碑前,上第三課。”
每一個時代,都會造就出專屬于她的英雄。今天我們正好趕上中國騰飛的偉大時代,為什么不讓自己像曾經在戰火中拼搏的那些年輕人一樣,也點燃心中的民族責任感和激情,當一回時代的英雄?七十年前的戰火已經熄滅,當年的苦難也已經被現在中國大地上的如花似錦所掩埋。但那份豪情不應熄滅,也不會被掩埋,經常回頭看一看舊日的硝煙,把它當做黎明時催人奮進的號角,再造就出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了一頁史書,告訴我們,因為中華民族的堅韌和不屈不撓,抗戰勝利是歷史的必然。現在,我們再親手創造一段歷史、寫下一頁史書,告訴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