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兼顧
6月11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主招生考點,考生向工作人員出示證件,準備進入考場(資料照片)。
今年高校招生錄取各地正在進行。今年是新一輪高考改革啟動以來的首次自主招生,從時間、形式上皆有變化。記者到北京、廣東、遼寧等地,針對高校招生錄取相關問題進行采訪。
新變化有利于減輕考生負擔
據了解,從總體上看,考生、家長、中學和高校等普遍對今年的變化表示肯定,但對考試時間“撞車”、外地考點少、高校招生時間緊任務重等問題意見較大。
“今年自主招生考試安排在高考后,不影響高考備考,我覺得比較妥當。”沈陽市第五中學高三學生李冠霖說,“另外,以往自主招生是以中學推薦為主,中學數量、推薦人數少,今年變為以個人自薦為主,學生個人機會多了,班里有不少同學報了名。”
遼寧省實驗中學副校長康文玉說:“過去自主招生有幾個聯盟,相當于‘小高考’,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對高中教學沖擊較大,我們學校每年有60%的學生參與其中,現在學生負擔減輕了。”
康文玉認為,前幾年自主招生以校薦為主,中學要給學生排名、推薦、郵寄材料、公示,還要組織學生填報名表等,現在不需要了,因而減少了學校的工作量。
多位受訪考生反映,今年的自主招生是學生自主網上報名,不僅看平時學習成績,更看重學科特長和創新能力,以競賽成績、創造發明、發表文章等作為報名依據,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特長的發展。
據要求,今年對自主招生進行了重新規范。比如,初審通過面試的考生名單須進行公示。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認為,這些規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招生腐敗。
學生“趕考”分身乏術
據了解,今年自主招生統一安排在全國高考結束后、成績公布前進行,高校須在約兩周時間內完成筆試、面試、名單公示等工作,人才選拔效果受到影響;還造成許多高校測試時間“撞車”,考生在各地或疲于奔命,或分身乏術。
在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筆試考場外,許多考生和家長向記者“訴苦”。一位從河北陪同“趕考”的趙姓家長說:“成本太高,我們僅坐高鐵就坐了9個小時,700多元的車票,3個人就是2000多元。只能報考一所高校,因為參與其他自主招生考試來不及。”
南京的小吳原本訂了晚8時的飛機到廣州,結果因晚點當晚12時才起飛,他一夜未睡,次日凌晨到達廣州后,直接趕到考場。小吳的父親說:“太折騰了。不僅孩子辛苦,由于各高校自主招生時間‘撞車’,無奈只得放棄其他機會了。”
據了解,多數高校目前未在外地設考場。許多考生家長認為,高校應在外地多設幾個考場,方便考生就近參加考試。
對于考試時間“撞車”問題,北大招生辦主任王亞章認為,重要原因在于各高校可選擇的時間余地相對有限。但自主招生選拔的是具有學科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不是優中選優的“掐尖”。考試時間“撞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真正從自身的特長和興趣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以提高自主選拔的有效性和錄取率。
秦春華坦言,應通過制度設計讓家長和考生更從容些,但實際上今年自主招生只涉及少部分人,因為高校最終錄取的自主招生名額減少了,而大家還是想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在精力和時間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在秦春華看來,對大學招生來說,兩周時間過于緊張。加上各校招生辦公室人手嚴重不足,導致此項工作只能按時間程序完成,人才選拔效率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另外,由于自主招生時,高考成績尚未公布,高校不知道學生的準確情況,增加了選人的難度和不確定性,迫使高校進一步依賴筆試和面試。如果自主招生必須放在高考后進行,建議高考錄取工作相應順延一段時間,以使準備工作更為充分。
選拔工作多個環節待完善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于世潔認為,調整后的自主招生制度緩解了對高考的沖擊和影響,但無論是專業化的招生隊伍,還是具有各校特色的選拔方式,都是我國高校自主招生的“短板”,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
首先在評審環節上,今年由中學推薦改為學生自薦,申請量大幅增長,這要求招生專家組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其次在測試環節上,以往自主招生時間持續幾個月,比較寬裕,但放在高考后組織,又逢高校畢業答辯、期末考試等,高校教學資源、專家時間都緊張,給自主招生的管理協調帶來了不便;三是在選拔方式上,如何使選拔更加科學、更能體現本校特色,是高校面臨的新課題。
此外,秦春華提出,招生工作規劃應有長期性。招生是年度性和季節性很強的工作,各項工作都有時間節點,主管部門宜早做規劃。
多位教育專家反映,自主招生和新高考改革不宜割裂,應當相輔相成。通過自主招生加快高校實施新高考改革的步伐。自主招生的重要意義不在于招了幾個學生,重要的是探索和積累根據自身人才選拔和培養特點選拔適合學生個人發展的經驗,特別是有效應對非單一標準下錄取所引發的公平性及社會質疑的相關經驗。
一些中學教師提出,學生報名自主招生的證書的真實性、面試的公正公平等問題令人擔憂。
“自主招生要求學生的各種證書出具單位皆不是學校,甚至很多不是教育部門,如何保證其真實可靠?”沈陽市第五中學高三年級主任李玲說,“各種科技、競賽證書以前是加分項目,就出現了魚龍混雜、魚目混珠的情況,現在加分取消了,又成為自主招生的門檻,且將來有可能出現功利化、社會組織紛紛辦比賽等情況,建議有關部門對此進一步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