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因
掙得少無發展空間成男教師最大顧慮
今年9月,一份由北京師范大學發布的《中國中小學教師發展報告(2012)》,得出了中小學教師連續10年“女性化”的結論。報告顯示,大城市近八成的小學教師崗位由女性把持著;不僅新晉男教師人數在減少,在職男教師也紛紛逃離。
《中國中小學教師發展報告(2012)》提到,“新晉男教師人數在減少,在職男教師也紛紛逃離”,深圳是否也存在這種情況?記者曾致函深圳市教育局求證,但對方的回復中對此并沒有明確回應。不過,在采訪中,一些老師坦陳近些年深圳確實有一些男教師正“逃離”這個行業。
坪山高級中學的教研員向記者透露,今年剛入職3個月的某位男老師已辭職去考研。寶安區某中學老師稱,這兩年內,他們已經有兩三名老師因考上公務員而辭職。
在新沙小學校長鄭耀宗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不少當年的同學都離開了教師隊伍,有的當上了市長、教育局長、縣長,還有同學從政后已經是廳級了。
在深圳第二高級中學周逢雨28年的教學生涯中,也目睹了不少男同學轉行或經商后升官發財,自己卻一直過著“有點清苦”的日子,“外面的誘惑”曾經讓他對教師事業產生動搖。他坦言,之前也曾想過考公務員,但在招考過程中,他卻連連碰壁,“很多單位招考時就明確表明不招教師,畢竟考試是老師的強項,一旦參加考試,其他人基本上競爭不過了”,“如果沒有政策上的限制,教師的流失率恐怕會更大”。
為何在職的男老師“逃離”或有“逃離”的想法?記者采訪多位在職老師時,待遇不高、工作辛苦、發展空間不大、無成就感、沒前途、不受尊重等原因被頻頻提及。
葉健告訴記者,如果在外面的輔導班工作,根據個人績效計算薪酬,教得好工資就高,更有成就感,而且積累一段時間后,上升的空間更大。而如果選擇一直當老師,“工作兩三年考個編制,五六年后就基本不可能跳槽了,每天按時上班領著變動不大的工資。如果要考高級教師,至少要熬上10年,至于特級教師,很多人到退休都沒能達到”。
收入無增長空間也成為一些男老師放棄教師行業的原因之一。
林佳告訴記者,在深圳當老師,起步工資比起去公司的同學要高,但隨著教齡的增加,工資的漲幅卻很有限。在林佳看來,社會賦予了男性養家的角色,也意味著男性在家庭中承擔更多的責任。“深圳的房價這么高,物價年年漲,買房已經是個難以完成的任務了,以后有了小孩怎么辦。”林佳認為,這讓不少男生無法“踏踏實實做個好老師”。
記者了解到,即使是被評為高級教師、特級教師,老師的待遇卻未必跟得上。寶安區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特級教師說,“我做教師30年,現在月薪14000元左右,剛來不久的老師也可能拿到10000元左右,差距不大”。這位特級教師還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現在的應試教育比過去更慘烈,只要把學生的分數搞上去就可以了,業務研究不一定被看重,這也導致年輕老師忽視了學術和科研的魅力”。
此外,老師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也是葉健對教師職業的顧慮。“很多人覺得有寒暑假很輕松,但寒暑假我們還要寫文章,編書,備下學期的課。平時學生七八點上課,老師六點多就要起來,晚上要陪學生自修,回到家還要備課。”在葉健看來,老師平時任務很多,“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如果有小孩的話,恐怕連自己的小孩都沒時間教”。
在深圳男教師隊伍中,仍然存在一些優秀的男教師,如不用11年不用傳統課本、進行高中語文專題研究性學習課改實驗的吳泓,編寫《青春讀書課》系列叢書,讓學生接受人文、生命教育的嚴凌君,以及重視對學生人文關懷、人文素養和公民素養培養的深圳中學已故語文老師馬小平。“他們的堅守,也意味著付出更多”,一位長期關注教育界的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