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軍長征路線申遺引關注 專家:要警惕精神財富被商業綁架
【導讀】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申遺”提上議事議程,專家建議請國外首腦和專家重走長征路以促進申遺。12月10日13點,經濟之聲評論:工農紅軍長征路線是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
中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最近,"紅軍長征路線"要申報世界遺產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與《世界遺產》雜志社聯合舉辦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申遺"座談會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遺產雜志社以及四川當地的專家學者就推進申遺工作展開了討論和交流。專家表示,長征可以作為線路類型的遺產申遺具有很大潛力,但申遺的道路還很長。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后強大膽建議:請國外的首腦和專家重走長征路,他說,要用國際化的視野和價值標準重新審視長征路線的特殊文化意義,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用國際通用的語言來講述長征。
《央廣財經評論》,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全國青聯委員、全國青聯新聞出版界別副秘書長吳永強評論這個話題。
長征路線申遺在年初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長征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壯舉,它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深遠意義不言自明,吳永強表示長征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非常獨特也非常重要,對中國有著決定性和根本性的影響。
吳永強:通過長征,紅軍發展壯大成就了新中國,新中國的誕生對世界格局和形勢也帶來巨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出發,長征具有世界范圍乃至于人類發展史上的獨特意義。
吳永強認為如果申遺成功,長征路線會從方方面面為沿途地區帶來經濟效益。
吳永強:比如旅游、當地社會發展可能會因為這次重新申遺而更加重視、調整,會實現一些新的發展。旅游、人文、社會乃至于文化這四大方面都會有所發展。
專家介紹說,長征路線作為申遺項目需要建立一個涵蓋整個遺產范圍的管理機制和跨區域的協調機制,并且設立法制,納入國家保護機制,然后才能進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清單,被編制申報世界遺產文本之后才能正式進入申報程序。申遺的關鍵是要用世界遺產的語言和國際視角來闡釋長征路線的價值。基于目前情況,吳永強分析了申遺的難點和挑戰。
吳永強:申遺的難點和挑戰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用國際性的語言來闡釋揮發長征新的時代含義,不能關起門來自說自話。第二是在操作過程中可能被過度或者一味的商業化,而扭曲偏移了長征本身意義和本質上的紀念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