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人:王乃勇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委員會副主任
新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中國書協翰墨薪傳講師團成員
鄭州大學書法學院草書所研究員
多次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書法展覽評委
作品點評
世浩道友學書多年,遍涉諸家,就此幅草書而言,以米芾用筆為主,兼取王鐸草意。通觀全篇,有些想法,與其共研。
一、用筆多米芾刷字筆法,點畫起止果敢,線質生澀。中側轉換之中,側鋒多、中鋒少;點畫使轉之中,部分細節處一帶而過,致使點畫顯得遲滯。孫過庭有語:一畫之內,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毫芒。
二、結字有欹正兼顧趨勢,力圖用字勢開合或字間牽絲而帶動軸線擺動。點畫對比不明顯、節奏傾向平緩,從而使結字多趨于平正。
三、章法處理。作者有意利用字間移位與牽絲來體現行列變化。由于筆勢與字勢的處理不當造成氣息不貫,整篇仍顯散漫之感。孫過庭有語: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可見筆勢和字勢于章法之關鍵。落款處小字行書用筆爽健,應作者所擅,但與主體草書風格有不搭之嫌。
鑒于此,有三點建議與作者分享:
一是深入經典法帖,于筆法、字法、章法處,察之尚精,擬之貴似,悟其妙道。
二是草書創作隨時間推進,貴在調整筆勢與字勢,隨形就勢,順勢而為,強調對比與收放,體現起承轉合,輔之于情感的調動,完成書寫。
三是蘇東坡有語: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道出創作心境與狀態。在技法純熟的同時,放松隨意,自然書寫而臻佳境。
施世浩書法作品
草書 孟浩然《尋張五回夜園作》
規格 180cm×4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