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蔡麗軍)今年7月以來,福鼎市遭遇大范圍長時間極端高溫干旱天氣,這也給福鼎秋糧生產帶來嚴峻挑戰,尤其是對硤門、太姥山、店下、佳陽等沿海鄉鎮鹽堿地水稻影響最大。針對當前的旱情,福鼎市特技特派員、農技人員趕赴各鄉鎮,到田間地頭為種植戶把脈開方。
佳陽鄉焦宕村60多畝單季稻出現葉片枯黃卷葉,稻穗無法抽出,部分已抽出的稻穗干癟不結實且呈現白化現象,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查看苗情、水情,發現稻田土塊潮濕,不受干旱影響。
“品嘗才知道,稻田里的水是咸的,稻株基部軟化并有鹽漬。鹽分過高,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導致植物發育不良。”科技特派員林宗學很快找到“病根”。
據農戶說,由于前段時間持續高溫干旱,稻田缺乏淡水澆灌。這一片田已撂荒多年,周邊都是蝦塘和養殖土丁的池子,養殖戶經常會將養殖的咸水往撂荒地上排。水稻苗期因有淡水灌溉,沒有出現鹽害,最近由于高溫干旱,才出現這種返鹽情況。
“村委會購買抽水設備幫助農戶抽水洗鹽,降低土壤鹽分,恢復水稻正常生長,減少災害損失。”科技特派員林宗學說道。
與此同時,科技特派員還詳細了解當地其它糧食農作物受旱情況,認真分析、評估災害影響及發展趨勢,根據受旱程度、損失大小因地施策,給出專業建議,指導農戶進行科學抗旱和科學灌溉,幫助農戶平穩度過旱情。特技特派員闕玉林表示,由于非糧化整治出來的田塊下面的犁底層、潴育層都破壞了,水難以在田里留住,這就要求大家利用抽水機、灌溉設施,盡量保持田間水分,做好晚稻的生產管理。